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通信网络未知干扰源分析定位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干扰分析理论基础第15-35页
    2.1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相关问题第15-24页
        2.1.1 干扰原理第15-16页
        2.1.2 干扰分类与特征第16-19页
        2.1.3 现有网外干扰源分析定位方法及不足第19-23页
        2.1.4 克服干扰的主要方法第23-24页
    2.2 无线电测向原理第24-25页
        2.2.1 概述第24页
        2.2.2 无线电测向定位方法与意义第24-25页
    2.3 无线传播基本理论第25-28页
        2.3.1 传播机制第26-27页
        2.3.2 无线传播模型第27-28页
    2.4 Okumura-Hata经验模型第28-29页
    2.5 射线跟踪模型简介第29-33页
        2.5.1 概述第29-30页
        2.5.2 正向射线跟踪方法第30-31页
        2.5.3 反向射线跟踪方法第31-32页
        2.5.4 正反射线跟踪方法比较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并行射线跟踪算法第35-61页
    3.1 并行射线跟踪算法流程第35-36页
    3.2 网络覆盖区域栅格化第36-37页
    3.3 场景建模及地理信息快速访问处理第37-40页
        3.3.1 场景建模第37-38页
        3.3.2 加速结构的建立第38页
        3.3.3 地理信息快速访问处理第38-40页
    3.4 并行射线跟踪第40-58页
        3.4.1 概述第40-41页
        3.4.2 基于分治策略的并行射线跟踪第41-42页
        3.4.3 初级射线生成第42-43页
        3.4.4 射线跟踪算法第43-50页
        3.4.5 信号衰减及接收信号场强计算第50-58页
    3.5 应用示例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网外未知干扰源分析定位第61-79页
    4.1 定位原理与技术路线第61-64页
        4.1.1 定位原理第61-62页
        4.1.2 技术路线第62-64页
    4.2 关键技术及案例第64-78页
        4.2.1 扫频路测数据分段化及突变点提取第64-67页
        4.2.2 信号变化特征分析提取第67-68页
        4.2.3 干扰源搜索区域分析第68-74页
        4.2.4 典型测试点选择第74-75页
        4.2.5 基于并行射线跟踪的干扰源候选位置推断第75-76页
        4.2.6 干扰源候选位置评估第76-78页
    4.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5.1 研究工作总结第79页
    5.2 下一步工作安排第79-80页
    5.3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其他科研工作总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初探--以湖北新洲一中阳逻校区为例
下一篇:高中生物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