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基于现场旋切触探的岩体力学参数及工程岩体分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发展趋势第9-11页
    1.3 围岩分级第11-14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岩体旋切过程能量分析第16-26页
    2.1 旋切过程能量分析优点第16页
    2.2 旋切过程能量转化分析第16-18页
        2.2.1 旋切过程线性能量转化分析第16-17页
        2.2.2 旋切过程非线性能量转化分析第17-18页
    2.3 岩石旋切过程反复加卸载能量分析第18-21页
        2.3.1 旋切过程视为岩石反复加卸载过程第18-20页
        2.3.2 旋切过程能量动态守恒第20-21页
    2.4 旋切过程岩体弹性模量推导第21-25页
        2.4.1 基于旋切触探弹性模量推导第21-22页
        2.4.2 旋切触探弹性模量公式适用条件第22-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旋切触探仪简介第26-36页
    3.1 旋切触探仪优势第26页
    3.2 旋切触探仪结构第26-29页
        3.2.1 总体结构第26-28页
        3.2.2 主要部件第28-29页
    3.3 旋切触探仪使用第29-35页
        3.3.1 开机前的准备第29页
        3.3.2 使用方法第29-30页
        3.3.3 电控部分的主要操作第30-34页
        3.3.4 触探仪操作注意事项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三级围岩弹性模量现场试验研究第36-54页
    4.1 三级围岩旋切触探试验方案第36-37页
    4.2 三级围岩旋切触探试验结果分析第37-51页
    4.3 三级围岩旋切触探弹性模量研究成果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旋切触探工程岩体分级探究第54-74页
    5.1 旋切触探弹性模量与工程岩体分级第54-63页
        5.1.1 现场研究试验第54-56页
        5.1.2 弹性模量与工程岩体分级探究分析第56-62页
        5.1.3 弹性模量与工程岩体分级探究成果第62-63页
    5.2 旋切触探钻速与工程岩体分级第63-66页
        5.2.1 现场研究试验第63-64页
        5.2.2 钻速与工程岩体分级探究分析第64-65页
        5.2.3 钻速与工程岩体分级探究成果第65-66页
    5.3 旋切触探弹性模量与钻速相结合工程岩体分级第66-72页
        5.3.1 现场研究试验第66-67页
        5.3.2 弹性模量与钻速相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探究分析第67-71页
        5.3.3 弹性模量与钻速相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探究成果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基于旋切触探BP神经网络第74-82页
    6.1 BP神经网络理论第74-78页
        6.1.1 BP神经网络基本思路第74页
        6.1.2 BP神经网络建模算法第74-78页
    6.2 BP神经网络建模第78-79页
    6.3 样本数据第79页
    6.4 参数预测第79-81页
    6.5 BP神经网络研究成果第81页
    6.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7.1 结论第82-83页
    7.2 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base的大数据存储系统研究开发
下一篇: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