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反并购策略研究--以上海新梅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反并购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反并购的合理性研究 | 第16-18页 |
2.2 反并购的基本策略研究 | 第18-23页 |
2.2.1 预防性反并购策略 | 第18-20页 |
2.2.2 事后反并购策略 | 第20-23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与反并购的现状和动因 | 第23-29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和动因 | 第23-24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反并购的现状和动因 | 第24-29页 |
3.2.1 我国上市公司反并购的现状 | 第24-27页 |
3.2.2 我国上市公司反并购的动因 | 第27-29页 |
4 上海新梅反并购案例分析 | 第29-41页 |
4.1 上海新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4.2 上海新梅股权争夺过程 | 第30-33页 |
4.3 上海新梅反并购策略分析 | 第33-40页 |
4.3.1 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增加财务风险 | 第33-36页 |
4.3.2 定向发行股份,稀释并购方股权 | 第36-37页 |
4.3.3 借助公共权力实施反并购 | 第37-39页 |
4.3.4 修改公司章程,增加限制性条款 | 第39-40页 |
4.4 案例小结 | 第40-41页 |
5 建议和结论 | 第41-43页 |
5.1 建议 | 第41-42页 |
5.2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