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4.2 观察法 | 第13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第15-21页 |
2.1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艺术类学科的内涵与特点 | 第15页 |
2.1.2 学科服务的内涵 | 第15-17页 |
2.2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18页 |
2.2.1 艺术类学科服务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2 艺术类学科服务的一般特征 | 第18页 |
2.3 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类学科服务的重要性 | 第18-21页 |
2.3.1 满足高校图书馆业务拓展的需求 | 第18-19页 |
2.3.2 满足艺术类学科建设的需求 | 第19页 |
2.3.3 满足艺术专业师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第19-21页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现状分析与需求调查 | 第21-28页 |
3.1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3.1.1 艺术类学科知识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1页 |
3.1.2 艺术学科馆员数量不足且素质不高 | 第21-22页 |
3.1.3 艺术类学科服务缺乏创新和交流 | 第22页 |
3.1.4 艺术类学科服务模式单一,服务项目偏少 | 第22-23页 |
3.1.5 艺术类学科服务资源保障体系薄弱 | 第23页 |
3.2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需求调查 | 第23-28页 |
3.2.1 调查对象 | 第23-24页 |
3.2.2 调查内容与调研流程 | 第24页 |
3.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内容设计 | 第28-36页 |
4.1 基础学科服务 | 第28-31页 |
4.1.1 常规性文献检索 | 第28-29页 |
4.1.2 参考咨询 | 第29页 |
4.1.3 专题情报研究 | 第29-30页 |
4.1.4 学科资源建设 | 第30页 |
4.1.5 新书通报 | 第30-31页 |
4.2 重点学科服务 | 第31-33页 |
4.2.1 艺术类学科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 | 第31页 |
4.2.2 嵌入教学或科研 | 第31-32页 |
4.2.3 院系联络与读者培训 | 第32-33页 |
4.2.4 定期开展艺术专题讲座 | 第33页 |
4.3 个性化学科服务 | 第33-36页 |
4.3.1 建立艺术类学科导航目录 | 第33-34页 |
4.3.2 在线学科咨询服务 | 第34页 |
4.3.3 建立虚拟学术交流空间 | 第34页 |
4.3.4 特色馆藏 | 第34-36页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学科服务实施策略 | 第36-41页 |
5.1 建立相应的学科服务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5.2 建立高素质的艺术类学科馆员队伍 | 第37页 |
5.3 鼓励艺术类学科服务创新,加强协作与交流 | 第37-38页 |
5.4 丰富艺术类学科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项目 | 第38-39页 |
5.5 提高艺术类学科资源的存储、挖掘与整合能力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本文总结与不足之处 | 第41-42页 |
6.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