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教学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7-8页 |
(一) 课程标准的完善 | 第7-8页 |
(二) 超越评价:基于标准的教学 | 第8页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0-20页 |
一、课程标准 | 第10页 |
(一) 课程标准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标准 | 第10页 |
二、学业评价标准 | 第10-14页 |
(一) 教育评价标准 | 第11-12页 |
(二) 学业评价标准 | 第12-14页 |
三、课程标准与学业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四、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 | 第15-18页 |
(一) 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的主要特征 | 第15-16页 |
(二) 基于标准的评价模式 | 第16-18页 |
五、教学案例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20-21页 |
(一)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 | 第20页 |
(二) 情感领域教育目标 | 第20页 |
(三) 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 | 第20-21页 |
二、有效教学理论 | 第21页 |
三、学业评价的心理学依据 | 第21-23页 |
(一) 多元智力理论 | 第21-22页 |
(二) 建构主义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显微镜的使用"一节的教学案例研究 | 第23-32页 |
一、合作学习,认识结构 | 第23-27页 |
(一) 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 第23-24页 |
(二) 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 第24页 |
(三) 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 第24-27页 |
二、自主学习,亲身实践 | 第27-31页 |
(一) 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 第27页 |
(二) 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目标的手段和措施 | 第27-28页 |
(三) 安排各种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 第28-31页 |
三、总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2-33页 |
一、结论 | 第32页 |
二、建议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