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供应链 | 第8-9页 |
1.2.2 仿冒品 | 第9-11页 |
1.2.3 文献总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考虑存在非欺诈性仿冒品的企业决策博弈 | 第14-28页 |
2.1 考虑存在单家非欺诈性仿冒品公司的企业决策博弈 | 第14-20页 |
2.1.1 基本模型 | 第14-15页 |
2.1.2 比较静态分析 | 第15-20页 |
2.2 考虑存在多家非欺诈性仿冒品公司的企业决策博弈 | 第20-27页 |
2.2.1 基本模型 | 第21-23页 |
2.2.2 比较静态分析 | 第23-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考虑存在非欺诈性仿冒品的供应链决策博弈 | 第28-49页 |
3.1 考虑存在单家非欺诈性仿冒品公司的供应链博弈 | 第28-35页 |
3.1.1 基本模型 | 第28-29页 |
3.1.2 供应链博弈分析 | 第29-31页 |
3.1.3 比较静态分析 | 第31-33页 |
3.1.4 算例分析 | 第33-35页 |
3.2 考虑存在多家非欺诈性仿冒品公司的供应链博弈 | 第35-47页 |
3.2.1 基本模型 | 第35-36页 |
3.2.2 供应链博弈分析 | 第36-40页 |
3.2.3 比较静态分析 | 第40-45页 |
3.2.4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3.3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考虑存在欺诈性仿冒品的企业决策博弈 | 第49-57页 |
4.1 基本模型 | 第49-50页 |
4.2 纳什博弈 | 第50-53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3-55页 |
4.4 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