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目录 | 第12-13页 |
表格目录 | 第13-1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1页 |
1.1 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 第16-17页 |
1.2 标准模型中的场和拉氏量 | 第17-18页 |
1.3 希格斯机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简介 | 第21-27页 |
2.1 理论动机 | 第21页 |
2.2 最小超对称模型中的粒子和场 | 第21-23页 |
2.3 最小超对称模型中的拉氏量 | 第23-25页 |
2.4 R-宇称 | 第25页 |
2.5 最小超对称模型中的Higgs质量 | 第25-26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3 具有重子数与轻子数定域对称性的超对称模型 | 第27-4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3.2 BLMSSM简介 | 第28-32页 |
3.3 粒子谱和耦合顶点 | 第32-41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1-43页 |
4 BLMSSM中B~0-B~0混合的研究 | 第43-65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43页 |
4.2 中性介子混合的基本公式 | 第43-45页 |
4.3 B~0-B~0混合的理论推导 | 第45-54页 |
4.4 重整化群方程及反常维数矩阵 | 第54-58页 |
4.5 数值分析 | 第58-63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63-65页 |
5 BLMSSM中的B_d-B_d混合的CP破坏研究 | 第65-77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65-67页 |
5.2 BLMSSM中CP破坏的理论推导 | 第67-69页 |
5.3 B_d-B_d混合的CP破坏α_(fs)~d的计算 | 第69-73页 |
5.4 数值分析 | 第73-75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75-7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创新点摘要 | 第77-78页 |
6.3 展望 | 第78-79页 |
附录A 符号约定及基本公式 | 第79-81页 |
附录B 费曼规则 | 第8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