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昆虫抗病毒免疫研究 | 第11-14页 |
1.1.1 昆虫免疫 | 第11-13页 |
1.1.2 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3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的感染方式及危害 | 第14页 |
1.2 昆虫抗病毒蛋白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1 昆虫抗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家蚕脂肪酶1的抗病毒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脂肪酶简介 | 第16-20页 |
1.3.1 脂肪酶的来源 | 第17-18页 |
1.3.2 脂肪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 | 第18-19页 |
1.3.3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36页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2.1 柞蚕杆状病毒对柞蚕蛹的诱导 | 第22页 |
2.2.2 柞蚕蛹RNA的提取及eDNA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克隆 | 第23-27页 |
2.2.4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2.3.1 柞蚕蛹脂肪体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7-28页 |
2.3.2 柞蚕脂肪酶基因全长的克隆 | 第28-29页 |
2.3.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29-31页 |
2.3.4 脂肪酶基因的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31-34页 |
2.4 讨论 | 第34-35页 |
2.5 小结 | 第35-36页 |
3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及中肠消化液脂肪酶活力测定 | 第36-50页 |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6-37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6-37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3.2.1 实时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第37-38页 |
3.2.2 不同病原微生物对柞蚕的诱导 | 第38-39页 |
3.2.3 柞蚕不同组织的分离及总RNA的提取 | 第39页 |
3.2.4 反转录PCR和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39-40页 |
3.2.5 柞蚕幼虫中肠消化液的收集 | 第40页 |
3.2.6 柞蚕中肠消化液脂肪酶的酶活力测定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3.3.1 柞蚕不同组织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41页 |
3.3.2 实时定量PCR引物特异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3 柞蚕脂肪酶在不同微生物处理下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42-44页 |
3.3.4 脂肪酶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柞蚕幼虫中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44-45页 |
3.3.5 脂肪酶基因在柞蚕幼虫感染病毒不同时间后的表达量分析 | 第45-47页 |
3.3.6 不同发育时期柞蚕幼虫中肠液的酶活力检测 | 第47页 |
3.3.7 病毒处理不同时间后柞蚕幼虫中肠液的酶活力检测 | 第47-48页 |
3.4 讨论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4 柞蚕脂肪酶基因体外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62页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5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4.2.1 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lipase的构建 | 第50-52页 |
4.2.2 重组载体EGFP-pFastBacTM Dual-lipase的构建 | 第52-54页 |
4.2.3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构建及鉴定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4.3.1 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lipase的鉴定 | 第55-56页 |
4.3.2 重组载体EGFP-pFastBacTM Dual-lipase的构建及鉴定 | 第56-59页 |
4.3.3 重组Bacmid杆粒的鉴定 | 第59-61页 |
4.4 讨论 | 第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5 柞蚕脂肪酶的体外表达及活性测定 | 第62-72页 |
5.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62-63页 |
5.1.1 材料与试剂 | 第62页 |
5.1.2 仪器与设备 | 第62-63页 |
5.1.3 溶液配制 | 第6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3-66页 |
5.2.1 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63-64页 |
5.2.2 原核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分析 | 第64页 |
5.2.3 重组Bacmid杆粒转染昆虫细胞 | 第64-65页 |
5.2.4 病毒的大量扩增与荧光检测 | 第65页 |
5.2.5 真核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65-66页 |
5.2.6 柞蚕脂肪酶基因体外表达产物的酶活力测定 | 第66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5.3.1 脂肪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66-67页 |
5.3.2 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可溶性分析 | 第67-68页 |
5.3.3 重组杆状病毒的获得 | 第68-69页 |
5.3.4 真核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69-70页 |
5.3.5 真核表达产物的脂肪酶酶活力测定 | 第70-71页 |
5.4 讨论 | 第71页 |
5.5 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