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写作学与修辞学论文

反讽的轨迹--西方与中国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绪论第15-28页
    一、研究对象第15-17页
    二、研究现状第17-24页
    三、研究内容第24-27页
    四、研究意义第27-28页
第一章 西方修辞学中的反讽第28-58页
    第一节 传统修辞学中的反讽第28-33页
        一、反讽辞格的定义第29-31页
        二、反讽辞格的分类第31-32页
        三、反讽辞格的功能第32-33页
    第二节 新批评的反讽第33-41页
        一、作为语言技巧的反讽辞格第34-36页
        二、作为诗歌结构原则的反讽第36-39页
        三、新批评反讽的功与过第39-41页
    第三节 当代修辞学中的反讽第41-55页
        一、伯克:反讽,交流中的辩证眼光第42-45页
        二、德曼:反讽,转义寓言的永恒的合唱颂歌第45-50页
        三、米勒:反讽,多重的逻各斯第50-54页
        四、当代反讽辞格折射出的修辞观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二章 西方思潮文论中的反讽第58-103页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反讽第58-66页
        一、苏格拉底反讽的方式第59-61页
        二、苏格拉底反讽的目的第61-63页
        三、苏格拉底反讽的后果第63-65页
        四、苏格拉底反讽对后世的影响第65-66页
    第二节 浪漫主义反讽第66-78页
        一、弗·施莱格尔对反讽的哲学之思第68-69页
        二、浪漫派对反讽的美学之用第69-75页
        三、浪漫主义反讽对后世的影响第75-78页
    第三节 后现代思潮中的反讽第78-101页
        一、哈桑:反讽,意义熵第80-85页
        二、琳达·哈琴:反讽,共谋与挑战中的锋芒第85-91页
        三、理查德·罗蒂:反讽,私人的自律第91-98页
        四、后现代语境下的反讽对当代的影响第98-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三章 中国对西方反讽的引进与理论探讨第103-126页
    第一节 引进的基础:中国古代类似反讽的创作手法和文论第103-111页
        一、中国古代的曲笔修辞第103-106页
        二、道家哲学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影响第106-111页
    第二节 “五四”至1978年间对反讽的引进第111-117页
        一、我国修辞学中对西方反讽的引进第112-114页
        二、我国文学批评中对西方反讽的引进第114-116页
        三、反讽的式微第116-117页
    第三节 1978年至今对反讽的引进第117-120页
        一、对西方修辞学中反讽的译介第117-118页
        二、对西方思潮文论中反讽的译介第118-120页
    第四节 中国当代反讽理论探讨第120-126页
        一、中国修辞学中的反讽理论第121-123页
        二、中国文学批评中的反讽理论第123-126页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反讽第126-144页
    第一节 反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126-135页
        一、现代小说中的反讽:启蒙的立场第126-129页
        二、当代小说中的反讽:反叛的姿态第129-135页
    第二节 反讽在我国文学中的特色第135-139页
        一、反讽的杂糅性第135-137页
        二、反讽的世俗性第137-139页
    第三节 反讽理解和使用上的误区第139-144页
        一、反讽与讽刺的混淆第140-141页
        二、反讽的游戏化第141-144页
结语第144-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7页
后记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改性淀粉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线条艺术审美范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