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冷水江市(县)位置简图 | 第6-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冷水江(锡矿山)地理概况和建制沿革 | 第8-9页 |
第二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的语音概况 | 第9-10页 |
第三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语音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16-36页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8-36页 |
第二章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同音字汇 | 第36-60页 |
第三章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的历史音韵比较 | 第60-112页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第60-76页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第76-110页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第110-112页 |
第四章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的文白异读 | 第112-142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112-115页 |
第二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的文白异读 | 第115-139页 |
第三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文白异读的语音特点 | 第139-142页 |
第五章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古全浊声母的读音及演变规律 | 第142-152页 |
第一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古全浊声母的读音 | 第142-147页 |
第二节 冷水江(锡矿山)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 | 第147-152页 |
结语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个人简历 | 第160-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