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旋覆花中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5页
前言第15-18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5-17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7-18页
一、IVSE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 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第18-51页
    1.1 实验材料第18-22页
        1.1.1 化合物IVSE第18页
        1.1.2 细胞株第18页
        1.1.3 试剂和耗材第18-20页
        1.1.4 仪器和设备第20-22页
    1.2 实验方法第22-34页
        1.2.1 试剂配制第22-26页
        1.2.2 细胞培养第26-27页
        1.2.3 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第27-28页
        1.2.4 Griess法测定NO生成量第28-29页
        1.2.5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第29-30页
        1.2.6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蛋白活性第30-33页
        1.2.7 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 活性第33-34页
        1.2.8 数据分析第34页
    1.3 实验结果第34-45页
        1.3.1 细胞毒实验第34-35页
        1.3.2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NO生成的抑制作用第35页
        1.3.3 IVSE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NO生成的抑制作用第35-37页
        1.3.4 IVSE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第37-41页
        1.3.5 IVSE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第41-44页
        1.3.6 IVSE对MMP-9 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1.4 讨论第45-50页
        1.4.1 在RAW264.7 细胞中IVSE抑制LPS-诱导的NO生成及iNOS的表达第45页
        1.4.2 IVSE抑制LPS-诱导的NF-κB激活和MAPKs的磷酸化第45-49页
        1.4.3 IVSE抑制MMP-9 的活性第49-50页
    1.5 小结第50-51页
二、ABLOO抑制肥大细胞白三烯合成和脱颗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第51-72页
    2.1 实验材料第51-55页
        2.1.1 化合物ABLOO第51页
        2.1.2 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MMCs)第51页
        2.1.3 实验动物第51页
        2.1.4 试剂和耗材第51-53页
        2.1.5 仪器和设备第53-55页
    2.2 实验方法第55-61页
        2.2.1 试剂配制第55-56页
        2.2.2 细胞培养第56-57页
        2.2.3 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第57页
        2.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第57-59页
        2.2.5 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第59-60页
        2.2.6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蛋白活性第60-61页
        2.2.7 数据分析第61页
    2.3 实验结果第61-66页
        2.3.1 MTT法考察ABLOO对BMMC细胞的非细胞毒浓度范围第61页
        2.3.2 ABLOO对IgE/DNP-HSA诱导BMMC细胞LTC_4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第61-64页
        2.3.3 ABLOO对IgE/DNP-HSA诱导的BMMC细胞脱颗粒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第64-66页
    2.4 讨论第66-71页
        2.4.1 ABLOO抑制激活的BMMCs产生LTC_4和脱颗粒作用第66-67页
        2.4.2 ABLOO抑制cPLA_2和PLCγ的磷酸化第67-70页
        2.4.3 ABLOO与治疗哮喘药物第70-71页
    2.5 小结第71-72页
三、ABLOO对IL-4 诱导A549细胞eotaxin-1 和ALOX15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第72-94页
    3.1 实验材料第72-75页
        3.1.1 化合物ABLOO第72页
        3.1.2 细胞株第72页
        3.1.3 试剂和耗材第72-74页
        3.1.4 仪器和设备第74-75页
    3.2 实验方法第75-84页
        3.2.1 试剂配制第75-76页
        3.2.2 细胞培养第76-77页
        3.2.3 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第77-78页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78-80页
        3.2.5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蛋白活性第80-81页
        3.2.6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第81-84页
        3.2.7 数据分析第84页
    3.3 实验结果第84-90页
        3.3.1 细胞毒实验第84-85页
        3.3.2 ABLOO对IL-4 诱导A549细胞eotaxin-1 和ALOX15 mRNA表达的影响第85-87页
        3.3.3 ABLOO对IL-4 诱导的A549细胞JAK-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第87-88页
        3.3.4 ABLOO对IL-4 诱导的A549细胞STAT6转录活性的影响第88-89页
        3.3.5 ABLOO对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89-90页
    3.4 讨论第90-93页
        3.4.1 ABLOO在A549细胞中抑制IL-4 诱导的eotaxin-1 和ALOX15mRNA的表达第90-91页
        3.4.2 ABLOO抑制IL-4 诱导的STAT6的磷酸化及转录活性第91页
        3.4.3 ABLOO抑制IL-4 诱导的JAK3的磷酸化作用第91-92页
        3.4.4 ABLOO上调IL-4 诱导的Akt磷酸化作用第92-93页
    3.5 小结第93-94页
全文结论第94-95页
论文创新点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6-108页
综述 抗哮喘药物及其活性评价模型研究进展第108-131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23-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独居老人监护系统
下一篇: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