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航空港(站)、机场论文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第10-14页
        1.2.1 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企业能力模型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机场运行特征分析及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指标构建第17-33页
    2.1 机场运行特征分析第17-19页
    2.2.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的内涵第19-20页
    2.3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第20页
    2.4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建立第20-33页
        2.4.1 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第21-23页
        2.4.2 指标体系的二级和三级指标第23-33页
第三章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3-48页
    3.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33页
    3.2 结构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33-43页
        3.2.1 结构熵权法的一般步骤第33-37页
        3.2.2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7-43页
    3.3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3-48页
        3.3.1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第43-44页
        3.3.2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具体评价过程第44-45页
        3.3.3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5-48页
第四章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第48-62页
    4.1 天津机场安全运行保障现状及数据获取第48-52页
        4.1.1 天津机场安全运行保障现状第48-49页
        4.1.2 数据获取第49-52页
    4.2 天津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综合评价第52-62页
        4.2.1 天津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第52页
        4.2.2 初始信任度的确定第52-55页
        4.2.3 基本概率函数值的确定第55-57页
        4.2.4 综合评价第57-58页
        4.2.5 结果分析第58-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3页
    5.1 研究结论第62页
    5.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A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第69-72页
附录B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评语等级调查问卷第72-76页
附录C 机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三级指标权重计分表格第76-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M训练效果综合评估研究
下一篇:机场安全运行与发展动力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