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空域动态规划和流量动态分配技术相关概念 | 第15-21页 |
2.1 空域动态规划 | 第15-18页 |
2.1.1 扇区划分原则 | 第15-16页 |
2.1.2 扇区划分结构约束 | 第16-18页 |
2.2 流量动态分配技术 | 第18-20页 |
2.2.1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原理 | 第18页 |
2.2.2 空中流量管理分类 | 第18-19页 |
2.2.3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策略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区域管制空域动态规划 | 第21-34页 |
3.1 管制员工作负荷概念 | 第21-24页 |
3.1.1 管制员工作负荷定义 | 第21页 |
3.1.2 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分类 | 第21-22页 |
3.1.3 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量化 | 第22-24页 |
3.2 Voronoi图概念 | 第24-27页 |
3.2.1 Voronoi图的定义 | 第24-25页 |
3.2.2 Voronoi图的性质 | 第25页 |
3.2.3 Voronoi图的生成方法 | 第25-27页 |
3.3 区域管制空域动态规划 | 第27-31页 |
3.3.1 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3.3.2 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3.3.3 扇区调整 | 第30-31页 |
3.4 算例验证 | 第31-33页 |
3.4.1 算例描述 | 第31页 |
3.4.2 静态扇区划分 | 第31-32页 |
3.4.3 扇区调整 | 第32-33页 |
3.4.4 结果分析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整数规划的终端区动态扇区划分 | 第34-41页 |
4.1 指定终端区空域范围 | 第34页 |
4.2 整数规划模型 | 第34-37页 |
4.2.1 输入 | 第34-35页 |
4.2.2 参数 | 第35页 |
4.2.3 决策变量 | 第35-36页 |
4.2.4 目标 | 第36页 |
4.2.5 约束条件 | 第36-37页 |
4.3 终端区扇区动态划分 | 第37-38页 |
4.3.1 融合相邻单元 | 第38页 |
4.3.2 添加几何约束 | 第38页 |
4.3.3 使扇区边界光滑 | 第38页 |
4.4 算例验证 | 第38-40页 |
4.4.1 动态扇区划分实例 | 第38-39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基于进离场流量整合的终端区流量动态分配技术 | 第41-53页 |
5.1 遗传算法相关概念 | 第41-45页 |
5.1.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5.1.2 遗传算法的编码 | 第42页 |
5.1.3 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评价 | 第42-43页 |
5.1.4 遗传算法的操作算子 | 第43-44页 |
5.1.5 基本遗传算法流程 | 第44-45页 |
5.2 终端区进场和离场流量整合模型 | 第45-47页 |
5.2.1 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5.2.2 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5.3 算法 | 第47-48页 |
5.4 算例验证 | 第48-52页 |
5.4.1 算例描述 | 第48-49页 |
5.4.2 算例数学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5.4.3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3-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