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以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分析第11-15页
        1.2.1 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2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3 中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第18-29页
    2.1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背景第18-21页
        2.1.1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第18-19页
        2.1.2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主要含义第19-21页
    2.2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内容第21-26页
        2.2.1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第21-23页
        2.2.2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第23-24页
        2.2.3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第24-25页
        2.2.4 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第25-26页
    2.3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意义第26-27页
        2.3.1 创新系统理念的强调第26-27页
        2.3.2 创新生态理念的突出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创新生态系统案例研究——以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为例第29-41页
    3.1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状况分析第29-34页
        3.1.1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历史分期第29-31页
        3.1.2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现实状况第31-33页
        3.1.3 中外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比较分析第33-34页
    3.2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状况分析第34-38页
        3.2.1 整体性分析第36页
        3.2.2 复杂性分析第36-37页
        3.2.3 开放性分析第37页
        3.2.4 集群栖息性分析第37页
        3.2.5 自组织生长性分析第37-38页
    3.3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中的障碍分析第38-40页
        3.3.1 转基因技术创新子系统的运行障碍第38页
        3.3.2 转基因技术政治子系统的运行障碍第38-39页
        3.3.3 转基因技术社会保障子系统的运行障碍第39页
        3.3.4 子系统相互关联的运行障碍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规范化模式研究第41-52页
    4.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第41-45页
        4.1.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体系第42-43页
        4.1.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体系第43-44页
        4.1.3 创新主体体系与创新环境体系的相互关系第44-45页
    4.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第45-49页
        4.2.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理分析第46-47页
        4.2.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机理分析第47-49页
    4.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规范化模式建构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第52-62页
    5.1 自觉更新发展观念,树立四大基本理念第52-54页
        5.1.1 知识生态理念第52-53页
        5.1.2 集群栖息理念第53页
        5.1.3 自组织生长理念第53-54页
        5.1.4 协同进化理念第54页
    5.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系统运行机制第54-58页
        5.2.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55-56页
        5.2.2 优化系统运行机制第56-58页
    5.3 提供全面有力支持,保障系统顺利运行第58-61页
        5.3.1 经济保障第58-59页
        5.3.2 政治保障第59-60页
        5.3.3 法律保障第60页
        5.3.4 文化保障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4.0的技术经济基础及人文价值研究
下一篇:高校承接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激励机制研究--以SESRI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