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2 安乐死的基本概述 | 第10-14页 |
2.1 安乐死的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2.2 安乐死的定义 | 第11-12页 |
2.3 安乐死的分类 | 第12-14页 |
2.3.1 广义安乐死和狭义安乐死 | 第12页 |
2.3.2 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 | 第12页 |
2.3.3 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 | 第12-14页 |
3 安乐死合法化现状 | 第14-21页 |
3.1 世界各地安乐死的现状 | 第14-17页 |
3.1.1 荷兰、比利时——安乐死合法化国家 | 第14-15页 |
3.1.2 美国部分州区——安乐死合法化地区 | 第15页 |
3.1.3 日本——安乐死判例合法化 | 第15-16页 |
3.1.4 澳大利亚——安乐死非法化国家 | 第16-17页 |
3.2 我国安乐死现状 | 第17-21页 |
3.2.1 台湾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案 | 第17页 |
3.2.2 安乐死在我国其他地区的现实情况 | 第17-19页 |
3.2.3 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困境 | 第19-21页 |
4 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 第21-25页 |
4.1 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2页 |
4.1.1 安乐死合法化符合社会需要 | 第21页 |
4.1.2 安乐死立法是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的需要 | 第21-22页 |
4.2 安乐死合法化的正当性分析 | 第22-25页 |
4.2.1 安乐死合法化的人权依据 | 第22页 |
4.2.2 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依据 | 第22-24页 |
4.2.3 安乐死合法化是时代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5 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立法建议 | 第25-33页 |
5.1 安乐死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5.1.1 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 第25页 |
5.1.2 意思表示真实、自由原则 | 第25-26页 |
5.1.3 严格程序原则 | 第26页 |
5.1.4 人道主义原则 | 第26页 |
5.2 安乐死的法律制度设计 | 第26-29页 |
5.2.1 安乐死的申请主体 | 第26-27页 |
5.2.2 安乐死的适用对象 | 第27-28页 |
5.2.3 安乐死的实施主体 | 第28页 |
5.2.4 安乐死的实施方式 | 第28-29页 |
5.3 合法安乐死的程序设计 | 第29-30页 |
5.4 安乐死实施的具体监督措施 | 第30-31页 |
5.5 违法安乐死行为的认定和法律责任 | 第31-33页 |
6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