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旋涡—声场相互作用及其POD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与动态 | 第9-19页 |
| ·实验研究的回顾与进展 | 第9-13页 |
| ·理论研究的进展 | 第13-17页 |
| ·数值模拟的进展 | 第17-1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 2 数值方法与物理模型 | 第20-31页 |
| ·数值方法 | 第21-28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本质无振荡(ENO)格式的简单介绍 | 第21-23页 |
| ·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 | 第23-26页 |
| ·Runge-Kutta型时间离散格式 | 第26-28页 |
| ·并行计算程序的验证 | 第28-29页 |
| ·物理模型 | 第29-31页 |
| 3 数值结果分析 | 第31-47页 |
| ·激波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31-37页 |
| ·激波的反射和相交 | 第31-33页 |
| ·激波结构 | 第33-37页 |
| ·旋涡的变形和移动 | 第37-39页 |
| ·旋涡的变形 | 第37-38页 |
| ·旋涡中心的变化 | 第38-39页 |
| ·声波的产生 | 第39-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激波与多涡相互作用的POD分析 | 第47-66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POD方法的数学基础 | 第47-50页 |
| ·POD分析 | 第50-65页 |
| ·速度场的POD分析 | 第50-55页 |
| ·涡量场的POD分析 | 第55-59页 |
| ·声压场的POD分析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