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 第12-21页 |
1.2.1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 第12-16页 |
1.2.1.1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组成 | 第12-13页 |
1.2.1.2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2.1.3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性能特点 | 第15-16页 |
1.2.2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 第16-20页 |
1.2.2.1 颗粒增强机制 | 第16-18页 |
1.2.2.2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19页 |
1.2.2.3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第19-20页 |
1.2.3 磨损机理 | 第20-21页 |
1.3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方案路线 | 第26页 |
2.2 材料制备 | 第26-31页 |
2.2.1 实验材料选择 | 第26-27页 |
2.2.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制备 | 第27-31页 |
2.2.2.1 粉末的制备和混合 | 第27-28页 |
2.2.2.2 粉末成形 | 第28-29页 |
2.2.2.3 高温烧结 | 第29-31页 |
2.2.2.4 后续热处理 | 第31页 |
2.3 摩擦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3.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1页 |
2.3.2 密度和孔隙度分析 | 第31-32页 |
2.3.3 硬度分析 | 第32页 |
2.4 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4.1 摩擦系数分析 | 第32-33页 |
2.4.2 磨损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烧结温度对纳米碳化硅增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34-41页 |
3.1 烧结温度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 烧结温度对密度和孔隙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烧结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纳米碳化硅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1-47页 |
4.1 纳米碳化硅添加量对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纳米碳化硅添加量对密度和孔隙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纳米碳化硅添加量对硬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纳米碳化硅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47-62页 |
5.1 低速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48-53页 |
5.1.1 纳米SiC添加量对低速下摩擦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5.1.2 纳米SiC添加量对低速下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5.2 高速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5.2.1 纳米SiC添加量对高速下摩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2 纳米SiC添加量对高速下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5.3 低载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5.3.1 纳米SiC添加量对低载下摩擦性能的影响 | 第58页 |
5.3.2 纳米SiC添加量对低载下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5.4 高载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5.4.1 纳米SiC添加量对高载下摩擦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5.4.2 纳米SiC添加量对高载下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