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5-18页
        1.3.1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1.3.3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2章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中学教育信息化相关概述第18-20页
        2.1.1 教育信息化基本内涵第18页
        2.1.2 中学教育信息化概述第18-19页
        2.1.3 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第19-20页
    2.2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相关概述第20-23页
        2.2.1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涵第20页
        2.2.2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原则第20-21页
        2.2.3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意义第21-23页
第3章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第23-31页
    3.1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3-27页
        3.1.1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第23页
        3.1.2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3-25页
        3.1.3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第25-26页
        3.1.4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第26-27页
    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决策模型第27-31页
        3.2.1 粗糙集理论简介第27-28页
        3.2.2 数据离散化第28-29页
        3.2.3 构建决策表第29页
        3.2.4 获取权重值第29-30页
        3.2.5 计算评价值第30-31页
第4章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第31-41页
    4.1 实证研究背景、目的及可行性分析第31-32页
        4.1.1 研究背景第31-32页
        4.1.2 实证研究目的第32页
        4.1.3 实证研究可行性分析第32页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32-35页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地调查第32-33页
        4.2.2 调查数据的处理第33-34页
        4.2.3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第34-35页
        4.2.4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第35页
    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决策分析第35-41页
        4.3.1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分析第35-39页
        4.3.2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对比第39-41页
第5章 推进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第41-44页
    5.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第41-42页
    5.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绩效考评与奖励机制第42页
    5.3 强化教育行政管理行为,明确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第42-43页
    5.4 全面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第43-4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6页
    6.1 研究总结第44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A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表第49-51页
附录B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隶属度第51-52页
附录C 县域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第52-56页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碳化硅增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ZnO、CCTO和ZnO/CCTO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