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综合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研究 | 第18页 |
1.4.2 调查研究 | 第18页 |
1.4.3 教学实践研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图形与几何 | 第20页 |
2.1.2 有效教学 | 第20页 |
2.1.3 教学策略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学生中心论 | 第21-22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4-34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4-25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3.1.2 调查方法及工具 | 第24-25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25-32页 |
3.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28页 |
3.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28-30页 |
3.2.3 访谈调查结果 | 第30-32页 |
3.3 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4章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 | 第34-41页 |
4.1 细化阶段设计,推进有效教学 | 第34-38页 |
4.1.1 教学准备阶段 | 第35-36页 |
4.1.2 教学实施阶段 | 第36页 |
4.1.3 教学反馈阶段 | 第36-37页 |
4.1.4 教学改进阶段 | 第37-38页 |
4.2 转变学习方式,促成有效教学 | 第38-41页 |
4.2.1 自主探究添动力 | 第38页 |
4.2.2 操作实践生经验 | 第38-39页 |
4.2.3 合作交流增能力 | 第39页 |
4.2.4 展示汇报树信心 | 第39-41页 |
第5章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案例 | 第41-51页 |
5.1 教学设计 | 第41-45页 |
5.2 教学实施及思考 | 第45-51页 |
5.2.1 教学片断及解析 | 第45-49页 |
5.2.2 教学反思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6.1 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第51页 |
6.2 研究的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7-60页 |
附录B 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60-61页 |
附录C 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师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D 五年级数学《体积》预习任务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