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虚拟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探析--以苏州吴中区“居家福”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选题研究目的、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0-17页
        1.3.1 关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研究第11-13页
        1.3.2 关于虚拟养老服务相关研究第13-16页
        1.3.3 文献评述与理论假设第16-17页
    1.4 论文研究工具第17-20页
        1.4.1 理论工具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8-20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居家养老新发展—从“实体”走向“虚拟”第21-27页
    2.1 核心概念阐述第21-23页
        2.1.1 人口老龄化第21页
        2.1.2 养老模式第21-23页
    2.2 虚拟养老模式兴起的必要性第23-25页
        2.2.1 历史原因——传统“孝”文化的弘扬第23-24页
        2.2.2 客观原因——其他养老模式的失灵第24页
        2.2.3 主观原因——虚拟养老模式具备优势第24-25页
    2.3 虚拟养老模式运行的可能性第25-27页
        2.3.1 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第25页
        2.3.2 新型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第25页
        2.3.3 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第25-27页
第3章 案例研究第27-41页
    3.1“虚拟养老院”落户苏州第27-28页
    3.2 苏州市吴中区虚拟养老模式运行现状第28-30页
        3.2.1 吴中区“居家福”养老服务中心介绍第28-29页
        3.2.2 吴中区虚拟养老模式运行现状第29-30页
    3.3 进入田野第30-32页
    3.4 吴中区虚拟养老模式运行机制探析第32-38页
        3.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32-33页
        3.4.2 各方主体协同合作第33-36页
        3.4.3“智能养老”崭露头角第36-37页
        3.4.4 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高第37-38页
    3.5 现行吴中区虚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3.5.1 虚拟养老知识普及度低第38-39页
        3.5.2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流失率高第39页
        3.5.3 私营企业参与力度小第39-40页
    3.6 启示第40-41页
第4章 虚拟养老模式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第41-51页
    4.1 虚拟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各自扮演协同治理角色分析第41-44页
        4.1.1 政府是“虚拟养老院”构建和运行的基本保障第41-42页
        4.1.2 服务供给主体是“虚拟养老院”的重要参与者第42-43页
        4.1.3 老年人是“虚拟养老院”的核心和最终归宿第43页
        4.1.4 评估监督机构是“虚拟养老院”的关键第43-44页
    4.2 多元主体协同关系分析第44-46页
    4.3 多元主体“阶段差异化”协同治理长效运行机制第46-51页
        4.3.1 服务供给前期,坚持政府为主,其他主体为辅第46-48页
        4.3.2 服务供给过程中,增强多元主体合力第48-49页
        4.3.3 服务供给后期,保证老人与评估监督机构“双管齐下”第49-51页
第5章 虚拟养老模式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第51-55页
    5.1 虚拟养老模式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可能遭遇的障碍第51-53页
        5.1.1 公共政策保障方面的障碍第51页
        5.1.2 公共财政压力方面的障碍第51-52页
        5.1.3 市场发展方面的障碍第52页
        5.1.4 多元主体协调机制自身的障碍第52-53页
    5.2 有效克服各种障碍的方法和途径第53-55页
        5.2.1 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第53页
        5.2.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53-54页
        5.2.3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第54页
        5.2.4 搭建养老资讯网络平台第54-5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语第55页
    6.2 研究的局限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A 吴中区虚拟养老服务对象调查问卷第60-62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2-64页
附录C 访谈记录(选摘)第64-66页
附录D 访谈日记第66-68页
附录E 实地调研日记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鉴别力SIFT和LGQP的人脸识别研究
下一篇:“一主三辅”驱动模式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治理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