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整体性论述 | 第10-11页 |
(二)专题性论述 | 第11-14页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第一章 英国对日本绥靖政策的演变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 第17-24页 |
一、1937—1941年英国对日本绥靖政策的演变 | 第17-21页 |
二、国民政府的应对之策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英国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与国民政府的反应 | 第24-34页 |
一、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英国的态度 | 第24-26页 |
二、国民政府对英国态度的反应 | 第26-34页 |
(一)努力争取英国态度转变 | 第26-28页 |
(二)诉诸国联的外交努力 | 第28-32页 |
(三)诉诸国联的结果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英日非法处置中国海关问题的的因应 | 第34-46页 |
一、英国在津、秦海关问题上对日让步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 第34-39页 |
(一)英国对日本无理要求的妥协与国民政府的反应 | 第34-36页 |
(二)国民政府反对华北海关改变税则 | 第36-39页 |
二、国民政府对英、日非法协定签订前后的反应 | 第39-46页 |
(一)国民政府决策层对当时英日关系的认识及思考 | 第39-40页 |
(二)国民政府对《英日海关协定》的应对 | 第40-43页 |
(三)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暂停偿付一切外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1939年天津租界事件的应对 | 第46-56页 |
一、天津租界事件发生的背景及经过 | 第46-48页 |
二、国民政府的反应及处置 | 第48-56页 |
(一)国民政府的内部决策 | 第48-49页 |
(二)与英国直接交涉 | 第49-53页 |
(三)积极的寻求国际社会支持 | 第53-54页 |
(四)发动民众团体和舆论给英国施加压力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应对英国封锁滇缅公路事件 | 第56-66页 |
一、日本逼迫英国封锁滇缅公路时国民政府的反应 | 第56-62页 |
(一)国民政府的内部决策 | 第56-57页 |
(二)竭力劝说英国顶住日本的压力 | 第57-59页 |
(三)寻求美、苏等大国支持以坚定英国信心 | 第59-60页 |
(四)英国决定封锁滇缅公路后国民政府的反应 | 第60-62页 |
二、滇缅公路封锁后国民政府的处置 | 第62-66页 |
(一)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以及对舆论进行引导 | 第62-63页 |
(二)与英国直接交涉要求其重开滇缅路 | 第63-66页 |
第六章 对国民政府所做应对的评价 | 第66-71页 |
一、积极的应对策略 | 第66-68页 |
二、应对的局限性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