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白菜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关于白菜抽薹开花性状QTL定位研究 | 第10-11页 |
1.1.2 关于白菜形态学性状QTL定位研究 | 第11-12页 |
1.2 单片段代换系 | 第12-14页 |
1.2.1 单片段代换系的特点 | 第12页 |
1.2.2 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第12-13页 |
1.2.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是遗传育种的理想材料 | 第13-14页 |
1.3 上位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1 上位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重要组成部分 | 第14-15页 |
1.3.2 上位性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1.3.3 上位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1页 |
2.2.1 SSSLs的筛选鉴定 | 第19页 |
2.2.2 群体种植 | 第19-20页 |
2.2.3 性状调查 | 第20-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1 试验试剂 | 第21页 |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3.3 PCR扩增及程序 | 第22页 |
2.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第22-23页 |
2.4 数据统计和QTL分析 | 第23-24页 |
2.5 QTL效应的统计模型 | 第24-25页 |
2.5.1 试验误差估计 | 第24页 |
2.5.2 QTL效应估计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3.1 大白菜抽薹性状QTL定位分析 | 第25-34页 |
3.1.1 SSSLs群体的获得 | 第25-29页 |
3.1.2 SSSLs群体表型分析 | 第29-30页 |
3.1.3 抽薹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3页 |
3.1.4 SSSLs群体抽薹性状相关的QTL定位进行鉴定分析 | 第33-34页 |
3.2 抽薹性状相关的QTL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析 | 第34-36页 |
3.3 抽薹性状相关的QTL上位性分析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4页 |
4.1 源于同一亲本的两个群体上位性比较 | 第39-40页 |
4.2 不同定位群体对抽薹相关QTL定位研究 | 第40页 |
4.3 上位性的普遍存在 | 第40-41页 |
4.4 抽薹性状的表型测量 | 第41-42页 |
4.5 抽薹性状的相关性及控制抽薹的基因 | 第42页 |
4.6 单片段代换系中QTL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