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新型劳资关系的需要 | 第10页 |
三、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劳资双赢的需要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概览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涵义 | 第12-1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页 |
二、本质内涵 | 第12页 |
三、主要特点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设立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渊源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广州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广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广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目前广州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情况 | 第21-23页 |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不断提高 | 第21页 |
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逐步推行 | 第21-22页 |
三、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 第22页 |
四、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一、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不高 | 第23页 |
二、工会职能发挥不够,代表性不强,独立性不高 | 第23-24页 |
三、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意识较弱 | 第24页 |
四、工资集体协商大多流于形式 | 第24-25页 |
第五节 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一、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立法层次偏低、缺乏刚性 | 第25-26页 |
二、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的制约 | 第26页 |
三、协商各方对协商制度认识不足 | 第26页 |
四、职工维权意识薄弱,工会维权效果欠佳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完善广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西方国家经验启示 | 第28-30页 |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28页 |
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工会维权的结果 | 第28-29页 |
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完善广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议 | 第30-36页 |
一、完善立法,提升立法层次,增加罚则 | 第30-31页 |
二、政府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要负主导责任 | 第31-32页 |
三、工会要提高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第32-33页 |
四、利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形成多层次集体协商结构 | 第33-34页 |
五、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监督工作机制 | 第34页 |
六、应用实践中的新经验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件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