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7页 |
1.2.1 拍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2 模糊理论发展与应用 | 第14-16页 |
1.2.3 模糊决策在拍卖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9-26页 |
2.1 连续双向拍卖(CDA) | 第19-21页 |
2.2 鲜活农产品拍卖 | 第21-22页 |
2.3 模糊控制器与模糊推理机 | 第22-26页 |
2.3.1 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 | 第22-23页 |
2.3.2 T-S型模糊控制器 | 第23页 |
2.3.3 模糊推理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基于动态模糊逻辑的连续双向拍卖竞价策略 | 第26-40页 |
3.1 连续双向拍卖的基本符号和概念 | 第26-27页 |
3.2 基于模糊推理的动态模糊竞价策略 | 第27-35页 |
3.2.1 启发式规则的应用 | 第27-29页 |
3.2.2 模糊推理输入空间划分 | 第29-31页 |
3.2.3 模糊推理输出空间划分 | 第31-32页 |
3.2.4 买卖双方的模糊推理规则 | 第32-35页 |
3.3 动态模糊推理的理论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基于模糊推理的思想 | 第35页 |
3.3.2 模糊推理过程 | 第35-36页 |
3.3.3 NFL-S与FL-S的比较 | 第36-38页 |
3.3.4 动态模糊推理输入输出空间的变化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动态模糊推理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40-56页 |
4.1 数值模拟实验的设置 | 第40-41页 |
4.2 模拟实验中的标杆策略 | 第41-44页 |
4.2.1 零信息策略(ZI) | 第41-42页 |
4.2.2 固定修正策略(FM) | 第42页 |
4.2.3 FL-S策略 | 第42-44页 |
4.3 模拟实验的结果 | 第44-48页 |
4.3.1 供需平衡下的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4.3.2 供大于求(买方市场)的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4.3.3 供小于求(卖方市场)的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4.4 模拟结果的理论分析 | 第48-50页 |
4.4.1 动态的隶属度函数 | 第48-49页 |
4.4.2 参数非敏感性 | 第49页 |
4.4.3 输入输出空间的变化 | 第49页 |
4.4.4 风险态度的调整 | 第49-50页 |
4.5 数值模拟的动态扩展 | 第50-54页 |
4.5.1 不同规模下买卖双方收益 | 第50-51页 |
4.5.2 不同竞争程度下买卖双方收益 | 第51-53页 |
4.5.3 不同策略结构下买卖双方的收益 | 第53-54页 |
4.6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NFL-S在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应用 | 第56-65页 |
5.1 我国农产品拍卖市场的发展 | 第56-58页 |
5.1.1 拍卖制度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 | 第56页 |
5.1.2 农产品拍卖与社会条件相适应 | 第56-57页 |
5.1.3 依靠政府支持和借鉴国外经验 | 第57-58页 |
5.2 NFL-S对发展农产品市场的作用与意义 | 第58-60页 |
5.2.1 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矛盾 | 第58-59页 |
5.2.2 NFL-S对发展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的启示 | 第59-60页 |
5.3 NFL-S在不同农产品拍卖市场下的适用性 | 第60-64页 |
5.3.1 三种类型的鲜活农产品市场 | 第60-61页 |
5.3.2 NFL-S在不同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适应性 | 第61-64页 |
5.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