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序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财政风险管理是PPP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 第11-12页 |
1.1.2 财政风险管理是PPP的难点之一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关于财政风险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1.1 基于负债的角度 | 第15页 |
1.3.1.2 基于资产负债的角度 | 第15-16页 |
1.3.2 关于PPP财政风险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19-21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20-21页 |
2 PPP财政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1.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 第21-22页 |
2.1.2 PPP财政风险 | 第22页 |
2.2 PPP财政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2.2.1 财政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双重主体下PPP财政风险的划分 | 第23-25页 |
3 PPP财政风险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25-37页 |
3.1 1983年至2001年的PPP财政风险管理 | 第25-30页 |
3.1.1 PPP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1.2 PPP财政风险管理 | 第27-30页 |
3.1.2.1 财政风险管理内容 | 第27-28页 |
3.1.2.2 财政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3.1.2.3 财政风险管理效果 | 第29-30页 |
3.2 2002~2013年PPP财政风险管理 | 第30-34页 |
3.2.1 PPP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3.2.2 PPP财政风险管理 | 第32-34页 |
3.2.2.1 财政风险管理内容 | 第32-33页 |
3.2.2.2 财政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3.2.2.3 财政风险管理效果 | 第34页 |
3.3 两阶段PPP模式财政风险管理总结 | 第34-37页 |
4 PPP财政风险管理现状 | 第37-43页 |
4.1 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的财政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 第37-39页 |
4.1.1 物有所值评价(VFM) | 第37-38页 |
4.1.2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 第38-39页 |
4.2 政府采购阶段的财政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 第39-40页 |
4.2.1 政府采购方式 | 第39页 |
4.2.2 政府采购程序 | 第39-40页 |
4.3 项目执行和移交阶段的财政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 第40-43页 |
4.3.1 年度及中期财政规划 | 第40-41页 |
4.3.2 综合财务报表 | 第41页 |
4.3.3 项目绩效考核 | 第41-42页 |
4.3.4 信息公开披露 | 第42-43页 |
5 PPP财政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3-47页 |
5.1 PPP法律层级不高、约束力不足 | 第43-44页 |
5.2 政府部门风险管理职责交叉和冲突并存 | 第44页 |
5.3 财政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4-45页 |
5.4 政府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45-47页 |
6 国际组织关于PPP财政风险管理的观点 | 第47-51页 |
6.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观点 | 第47-48页 |
6.2 世界银行观点 | 第48页 |
6.3 亚洲开发银行观点 | 第48-51页 |
7 加强我国PPP财政风险管理的思路与建议 | 第51-55页 |
7.1 原则和思路 | 第51-52页 |
7.1.1 发展PPP和财政风险管理并重 | 第51-52页 |
7.1.2 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并举 | 第52页 |
7.2 具体建议 | 第52-55页 |
7.2.1 完善PPP法律与制度建设 | 第52-53页 |
7.2.2 明确政府部门风险管理职责权限 | 第53页 |
7.2.3 完善PPP财政管理制度 | 第53页 |
7.2.4 提高政府整体治理能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