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舒适性住宅的围护结构节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围护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现状 | 第12-13页 |
·室内热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16-31页 |
·计算模型的确立 | 第16-18页 |
·外墙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18-23页 |
·墙体的传热系数K值对能耗的影响 | 第18-21页 |
·外表面辐射吸收系数ρ值对能耗的影响 | 第21-23页 |
·外窗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23-27页 |
·外窗传热系数K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23-25页 |
·外窗遮阳系数SC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25-27页 |
·屋面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建筑体形特征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31-38页 |
·窗墙比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31-34页 |
·软件模拟思路 | 第31-32页 |
·窗墙比对建筑冷负荷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窗墙比对建筑热负荷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体形系数对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软件模拟思路 | 第34-35页 |
·改变建筑层数对能耗的影响 | 第35-36页 |
·改变建筑单元数对能耗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最大冷负荷房间的窗地比分析 | 第38-53页 |
·围护结构负荷指标的确定 | 第38-43页 |
·围护结构负荷指标概念的提出 | 第38页 |
·围护结构负荷指标的确定 | 第38-41页 |
·围护结构负荷指标的分析 | 第41-43页 |
·最大冷负荷房间的确定 | 第43-44页 |
·广州地区住宅的负荷特点 | 第43页 |
·对最大冷负荷房间的模拟分析 | 第43-44页 |
·最大冷负荷房间围护结构负荷指标最大值的确定 | 第44-47页 |
·复合系统的负荷分配 | 第44-46页 |
·外墙和外窗负荷指标最大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最大冷负荷房间的窗地比模拟分析 | 第47-52页 |
·模拟工况说明 | 第47-48页 |
·西北角房间的窗地比分析 | 第48-49页 |
·东北角房间窗地比分析 | 第49-50页 |
·东南角房间窗地比分析 | 第50页 |
·西南角房间窗地比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 | 第53-66页 |
·模型验证 | 第53-56页 |
·已有实验情况简介 | 第53-54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54-55页 |
·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5-56页 |
·舒适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第56-58页 |
·PMV评价指标 | 第56-57页 |
·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模型的确立 | 第58-61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生成 | 第58-60页 |
·边界条件的设置及模拟工况 | 第60-61页 |
·两种空调模式室内热环境分析 | 第61-64页 |
·PMV-PPD比较 | 第61-63页 |
·竖直温度梯度比较 | 第63-64页 |
·风感危险比较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2 本文未尽之处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两种空调系统的PMV分布,温度分布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