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1.3.2 论文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公共政策及高质量就业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1 公共政策及高质量就业的涵义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公共政策涵义界定 | 第22页 |
2.1.2 就业的涵义界定 | 第22页 |
2.1.3 高质量就业的涵义界定 | 第22-23页 |
2.2 相关就业理论概述 | 第23-25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页 |
2.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就业弹性理论 | 第24页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3 公共政策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3.1 财政政策影响高质量就业的现状 | 第25-26页 |
3.1.1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 | 第25页 |
3.1.2 财政政策效应影响就业结构 | 第25-26页 |
3.1.3 财政投资可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 第26页 |
3.2 税收政策影响高质量就业的现状 | 第26-27页 |
3.2.1 税收优惠政策拉动劳动力需求 | 第26-27页 |
3.2.2 个税征收可以调节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 第27页 |
3.3 社会保障政策影响高质量就业的现状 | 第27-29页 |
3.3.1 可以增加就业者福利并提高就业水平 | 第27-28页 |
3.3.2 增加劳动供给中的人力资本数量 | 第28-29页 |
3.3.3 可以稳定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供求均衡 | 第29页 |
3.4 科技政策影响高质量就业的现状 | 第29-30页 |
3.4.1 科技政策提供平台就业新模式 | 第29-30页 |
3.4.2 科技政策提高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灵活性 | 第30页 |
3.5 公共政策对高质量就业影响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30-32页 |
3.5.1 公共财政在职业技能教育经费方面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3.5.2 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差异影响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 第31页 |
3.5.3 失业保险政策发展滞后于就业新格局 | 第31-32页 |
3.5.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政策落实程度低 | 第32页 |
3.6 公共政策影响高质量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4页 |
3.6.1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分配比例不均 | 第32-33页 |
3.6.2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3页 |
3.6.3 失业保险过分强调共济性 | 第33页 |
3.6.4 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34页 |
4 美国、韩国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4.1 美国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及经验 | 第34-35页 |
4.1.1 政府安排专项拨款创造就业新岗位 | 第34页 |
4.1.2 地方政府重视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 第34页 |
4.1.3 联邦政府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 第34-35页 |
4.2 韩国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及经验 | 第35-36页 |
4.2.1 政府资助中小企业并争取外资创造就业岗位 | 第35页 |
4.2.2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第35页 |
4.2.3 大力完善就业中介体系 | 第35页 |
4.2.4 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 第35-36页 |
4.3 国外促进就业的政策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4.3.1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扩大就业的突破口 | 第36页 |
4.3.2 加大职业培训投资力度 | 第36页 |
4.3.3 完善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 | 第36-37页 |
5 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公共政策优化措施 | 第37-42页 |
5.1 促进高质量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措施 | 第37-38页 |
5.1.1 加强职业技术就业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 第37页 |
5.1.2 加大财政策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 | 第37页 |
5.1.3 加大对特殊就业群体的财政补贴 | 第37-38页 |
5.1.4 建立创业基金长效机制 | 第38页 |
5.2 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税收政策优化措施 | 第38-39页 |
5.2.1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差异化程度 | 第38页 |
5.2.2 完善消费税以消费促进就业 | 第38-39页 |
5.2.3 完善个人所得税并强化收入调节功能 | 第39页 |
5.3 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优化措施 | 第39-40页 |
5.3.1 积极鼓励劳动者参保失业保险 | 第39页 |
5.3.2 合理设定社会保险费率并提高就业培育能力 | 第39-40页 |
5.3.3 完善失业保险资金的监管机制 | 第40页 |
5.4 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科技政策优化措施 | 第40-42页 |
5.4.1 政府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力度 | 第40页 |
5.4.2 政府选择性实施采用先进技术的科技政策 | 第40-41页 |
5.4.3 加强科技政策扶持力度并优化自主创新创业环境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