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7-18页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Credit Fan生产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9-31页 |
2.1 产品及工艺流程介绍 | 第19-21页 |
2.2 车间生产布局分布介绍 | 第21-22页 |
2.3 Credit Fan生产物流分析 | 第22-24页 |
2.3.1 线到线的物料流转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库到线的物料配送分析 | 第23-24页 |
2.4 Credit Fan生产计划分析 | 第24-25页 |
2.5 价值流图分析法 | 第25-26页 |
2.6 价值流图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2.6.1 绘制价值流现状图 | 第26-27页 |
2.6.2 生产物流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2.6.3 生产物流改善方向 | 第28-29页 |
2.6.4 精益生产物流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均衡拉动策略的工序物流设计 | 第31-49页 |
3.1 拉动生产系统概述 | 第31-33页 |
3.1.1 拉动生产系统原理 | 第31-32页 |
3.1.2 精益生产价值流的准则 | 第32页 |
3.1.3 看板管理驱动生产拉动 | 第32-33页 |
3.2 客户需求决定生产组织方式 | 第33-38页 |
3.2.1 客户订单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2.2 企业生产模式的选择 | 第34-36页 |
3.2.3 产品分族设计 | 第36-37页 |
3.2.4 A&B类产品周转库存预测 | 第37-38页 |
3.3 定拍工序拉动生产物流的设计 | 第38-43页 |
3.3.1 定拍工序的确定 | 第39页 |
3.3.2 生产节拍计算 | 第39-41页 |
3.3.3 成品消耗驱动定拍工序 | 第41-42页 |
3.3.4 产品周转区和转配工序间物流设计 | 第42-43页 |
3.4 上游工序生产物流的管理 | 第43-46页 |
3.4.1 上游工序的物流分析 | 第43-44页 |
3.4.2 先入先出控制上游单件工序物料流转 | 第44-45页 |
3.4.3 工序间看板控制上游批量工序物料流转 | 第45-46页 |
3.5 项目改善效果分析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准时配送库到线物流系统设计 | 第49-62页 |
4.1 零部件配送档案的制定 | 第49-52页 |
4.1.1 零部件配送档案定义和内涵 | 第49-50页 |
4.1.2 零部件配送档案数据维护 | 第50-52页 |
4.2 物料配送方案的实施 | 第52-57页 |
4.2.1 物料配送路线的设计 | 第52-54页 |
4.2.2 拉动信号驱动物料配送 | 第54页 |
4.2.3 物料配送频率的计算 | 第54-57页 |
4.3 物料配送系统的持续优化 | 第57-59页 |
4.3.1 保持精益物流带来的改善成果 | 第57页 |
4.3.2 物料仓库巡检优化 | 第57-58页 |
4.3.3 运送路线巡检优化 | 第58-59页 |
4.3.4 拉动看板巡检优化 | 第59页 |
4.4 项目改善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