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全球性大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1-27页 |
一、全球性大学 | 第21-23页 |
二、海外分校与门户校园 | 第23-25页 |
三、全球本地性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7-42页 |
一、关于全球性大学的研究 | 第27-29页 |
二、关于海外分校的研究 | 第29-42页 |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 | 第42-45页 |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42-43页 |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第二章 全球性大学的形成与内涵 | 第45-85页 |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背景 | 第45-64页 |
一、全球化背景下大学面临的双重压力 | 第45-48页 |
二、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 第48-62页 |
三、从多元巨型大学到全球性大学 | 第62-64页 |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契机 | 第64-68页 |
一、天时:国家教育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诉求 | 第64-65页 |
二、地利:本地城市的全球化建设目标 | 第65-66页 |
三、人和:大学校长的全球化战略视野 | 第66-68页 |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形成的阶段 | 第68-76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萌芽阶段 | 第72-73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培育阶段 | 第73-74页 |
三、全球性大学的成形阶段 | 第74-76页 |
第四节 全球性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 第76-85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概念内涵 | 第76-77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基本特征 | 第77-85页 |
第三章 全球性大学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85-107页 |
第一节 全球公共物品理论视角 | 第85-93页 |
一、公共物品与全球公共物品理论 | 第85-88页 |
二、高等教育是全球公共物品 | 第88-91页 |
三、全球性大学的定位 | 第91-93页 |
第二节 系统论视角 | 第93-95页 |
一、全球性大学系统的要素 | 第94页 |
二、全球性大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94-95页 |
三、全球性大学系统的特色 | 第95页 |
第三节 全球本地化理论视角 | 第95-107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全球维度表征 | 第103-104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国家维度特征 | 第104-105页 |
三、全球性大学的地方维度特色 | 第105-107页 |
第四章 全球性大学的学术发展特色 | 第107-140页 |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学生发展 | 第107-118页 |
一、培养全球公民 | 第108-112页 |
二、构建身份认同 | 第112-115页 |
三、促进跨文化学习 | 第115-118页 |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师资开发 | 第118-126页 |
一、以课程为纽带的教学型教师 | 第120-122页 |
二、以学术为纽带的科研型教师 | 第122-124页 |
三、以服务为纽带的管理型教师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的学术管理 | 第126-140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课程资源 | 第126-132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学术研究 | 第132-136页 |
三、全球性大学的学术质量 | 第136-140页 |
第五章 全球性大学的行政管理创新 | 第140-157页 |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组织管理 | 第140-149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校长领导力 | 第141-148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组织架构 | 第148-149页 |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资产管理 | 第149-154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资产权属 | 第149-153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品牌管理 | 第153-154页 |
第三节 全球性大学的风险管控 | 第154-157页 |
一、全球性大学的内部风险管理 | 第155-156页 |
二、全球性大学的外部风险控制 | 第156-157页 |
第六章 全球性大学发展的特色与挑战 | 第157-168页 |
第一节 全球性大学的发展特色 | 第157-162页 |
一、全球-国家-地方协同发展 | 第157-158页 |
二、整合多校区联动发展 | 第158-161页 |
三、一座跨文化的桥梁 | 第161-162页 |
第二节 全球性大学的问题与挑战 | 第162-168页 |
一、需要取得本地制度合法性地位 | 第162页 |
二、需要破除既有的认知观念障碍 | 第162-164页 |
三、需要促进多方位的跨文化融合 | 第164-165页 |
四、需要构建明晰的法人治理地位 | 第165-168页 |
第七章 全球性大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 | 第168-188页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现状 | 第168-172页 |
一、中外合作大学的启示 | 第169-171页 |
二、中外合作大学的走向 | 第171-172页 |
第二节 构建中国高校主导的全球性大学 | 第172-188页 |
一、中国大学境外办学的现实性分析 | 第173-180页 |
二、中国特色全球性大学的可行性探讨 | 第180-183页 |
三、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未来发展的思考 | 第183-188页 |
结语:创建中国特色的全球性大学 | 第188-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98页 |
附录 | 第198-201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01-202页 |
后记 | 第202-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