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概论第15-24页
    2.1 我国中小企业特征及作用第15-19页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第15-16页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第16-18页
        2.1.3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第18-19页
    2.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特征及构成第19-21页
        2.2.1 中小企业信用的内涵第19-20页
        2.2.2 中小企业信用的特征第20页
        2.2.3 中小企业信用的构成第20-21页
    2.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第21-24页
        2.3.1 征集可靠信息因素第22页
        2.3.2 市场环境因素第22页
        2.3.3 文化因素第22-23页
        2.3.4 制度因素第23-24页
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危害第24-33页
    3.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总体评价第24-25页
        3.1.1 诚信经营是中小企业的主流第24-25页
        3.1.2 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缺失问题第25页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第25-29页
        3.2.1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第25-26页
        3.2.2 企业信贷信用缺失第26-28页
        3.2.3 企业财务失真第28页
        3.2.4 资方拖欠工资第28-29页
    3.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第29-33页
        3.3.1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对市场的危害第30页
        3.3.2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对自身的危害第30-31页
        3.3.3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对道德建设的危害第31-33页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3-38页
    4.1 制度性制约第33-36页
        4.1.1 企业产权不明晰第33-34页
        4.1.2 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欠缺第34-35页
        4.1.3 信用法制不健全第35-36页
    4.2 非制度性制约第36-38页
        4.2.1 诚信道德观的失落第36-37页
        4.2.2 企业决策者主观不自愿第37-38页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应对措施第38-43页
    5.1 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第38-41页
        5.1.1 重塑有效的产权制度第38-39页
        5.1.2 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第39页
        5.1.3 中小企业信用法制建设第39-41页
    5.2 诚信道德建设的现代转型第41-43页
        5.2.1 由传统德性诚信到现代制度诚信第41页
        5.2.2 以决策者修养为核心的道德建设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下一篇: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