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增温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0-14页 |
1.2.1 增温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结构的影响 | 第10-12页 |
1.2.2 增温对植物形态特征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增温对土壤养分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 刈割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科学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实验设计和方法 | 第16-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页 |
2.1.1 地理概况 | 第16页 |
2.1.2 植被概况 | 第16页 |
2.1.3 气候特征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7-21页 |
2.3.1 OTC内空气温湿度与土壤温湿度监测 | 第17页 |
2.3.2 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变化 | 第17页 |
2.3.3 群落地上生物量测定 | 第17-18页 |
2.3.4 建群种(紫花苜蓿)种子百粒重测定 | 第18页 |
2.3.5 建群种(紫花苜蓿)养分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2.3.6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第19-21页 |
2.3.7 土壤微生物C、N含量测定 | 第21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2-43页 |
3.1 模拟增温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 第22页 |
3.2 模拟增温和刈割对强度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第22-25页 |
3.2.1 模拟增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模拟增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3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物种结构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1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物种减少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2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物种恢复率的影响 | 第26页 |
3.4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26-29页 |
3.4.1 模拟增温对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2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3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恢复力的影响 | 第28页 |
3.4.4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建群种(紫花苜蓿)种子百粒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建群种(紫花苜蓿)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29-35页 |
3.5.1 紫花苜蓿不同生长阶段养分含量变化 | 第29-31页 |
3.5.2 2014年生长季末不同处理紫花苜蓿养分含量 | 第31-33页 |
3.5.3 2015年不同处理紫花苜蓿养分含量 | 第33-35页 |
3.6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5-40页 |
3.6.1 模拟增温对土壤养分含量年际变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2 2014年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3.6.3 2015年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3.7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7.1 模拟增温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7.2 模拟增温和不同刈割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7.3 模拟增温和不同刈割强度对土壤微生物氮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6页 |
4.1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 第43页 |
4.2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的影响 | 第43页 |
4.3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生产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植物养分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5 模拟增温和刈割强度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