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1-16页
1 绪论第16-29页
    1.1 研究的缘起第16-17页
        1.1.1 时代挑战第16页
        1.1.2 成功实践第16-17页
        1.1.3 历史使命第17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7-19页
        1.2.1 理论意义第17-18页
        1.2.2 实践意义第18-19页
    1.3 研究综述第19-2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9-22页
        1.3.2 国内研究的综述第22-26页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6-27页
        1.4.1 研究的思路第26页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第26-27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7-29页
        1.5.1 主要研究方法第27-28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28-29页
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景概述第29-58页
    2.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第29-37页
        2.1.1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有了稳固的根据地第29-30页
        2.1.2 抗战八年,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第30-33页
        2.1.3 进行解放战争,加强军队、政党、政权建设第33-37页
    2.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源流第37-43页
        2.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第37-40页
        2.2.2 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第40-43页
    2.3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第43-46页
        2.3.1 党中央初到延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政治形势新变化第43页
        2.3.2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对日战争的胜利第43-44页
        2.3.3 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实现人民自由解放第44-46页
    2.4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第46-58页
        2.4.1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47-48页
        2.4.2 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48-49页
        2.4.3 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49-51页
        2.4.4 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51-54页
        2.4.5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54-58页
3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第58-78页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58-62页
        3.1.1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第58-59页
        3.1.2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曲折斗争第59-61页
        3.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第61-62页
    3.2 历史和党史的教育第62-65页
        3.2.1 重视对党进行历史教育第62-63页
        3.2.2 精心组织党史及历史教育第63-65页
    3.3 抗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第65-72页
        3.3.1 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教育第65-66页
        3.3.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第66-67页
        3.3.3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教育第67-68页
        3.3.4 教育军民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第68-72页
    3.4 人民解放战争的思想政治教育第72-78页
        3.4.1 争取和平建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第72页
        3.4.2 打败敌军进攻的动员和教育第72-75页
        3.4.3 全面动员为革命到底凝心聚力第75-78页
4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与运行机制第78-85页
    4.1 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第78-80页
        4.1.1 军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第78-79页
        4.1.2 地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第79-80页
    4.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第80-85页
        4.2.1 统一领导,统筹实施第80-81页
        4.2.2 两个系统独立运行,协作互补第81-82页
        4.2.3 创建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82-85页
5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与方法第85-95页
    5.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第85-90页
        5.1.1 军队政治工作“三原则”第85-86页
        5.1.2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第86-87页
        5.1.3 坚持群众路线,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第87-88页
        5.1.4 服务党的基本任务,服务军队的基本任务第88-89页
        5.1.5 从革命需要出发,注重实效第89-90页
    5.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第90-95页
        5.2.1 围绕中心工作,抓主要矛盾第90-91页
        5.2.2 榜样引路,精神激励第91-92页
        5.2.3 调查研究,启发式教学第92页
        5.2.4 治病救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92-93页
        5.2.5 着眼群众切身利益,关心群众生活第93-94页
        5.2.6 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94-95页
6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第95-106页
    6.1 突破教条主义的枷锁认识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第95-97页
        6.1.1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第95-96页
        6.1.2 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第96页
        6.1.3 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断第96-97页
        6.1.4 提出“干部中群众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无限的”论断第97页
    6.2 顺应革命形势,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97-103页
        6.2.1 党内矛盾复杂,阶级、民族矛盾尖锐第97-99页
        6.2.2 根据党的中心任务,适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99-101页
        6.2.3 在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创新第101-102页
        6.2.4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淀,“系统性”的思想初步形成第102-103页
    6.3 突出理论建设的指导作用第103-106页
        6.3.1 《实践论》、《矛盾论》奠定方法论基础第103页
        6.3.2 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第103-104页
        6.3.3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化第104-106页
7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当代启示第106-116页
    7.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第106-112页
        7.1.1 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106页
        7.1.2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第106-108页
        7.1.3 把党的中心工作始终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第108-109页
        7.1.4 充分发挥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第109页
        7.1.5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第109-111页
        7.1.6 以党和军队建设为主要着力点第111-112页
    7.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代启示第112-116页
        7.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根本前提第112页
        7.2.2 坚持“生命线”地位是重要保证第112-113页
        7.2.3 赢得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铁律第113页
        7.2.4 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是永恒主题第113-114页
        7.2.5 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之源第114-115页
        7.2.6 选准着力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第115-116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作者简介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5吨叉车制动器设计改进
下一篇:联合信道编码的单反馈转移LT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