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背景回顾 | 第11-21页 |
1 幽门螺杆菌 | 第11-16页 |
1.1 概述 | 第11页 |
1.2 流行病学资料 | 第11页 |
1.3 致病因子 | 第11-13页 |
1.4 致炎作用 | 第13-15页 |
1.5 治疗进展 | 第15-16页 |
2 中药苦豆子 | 第16-21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苦豆子生物碱抑菌作用 | 第16-17页 |
2.3 苦豆子生物碱抗炎作用 | 第17-19页 |
2.4 苦豆子生物碱毒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1-45页 |
研究一 苦豆子总碱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小鼠胃炎的作用 | 第21-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1.1 动物 | 第21页 |
1.2 药物及试剂 | 第2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1.4 H.pylori菌株 | 第22页 |
1.5 药物及溶液配制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1 H.pylori菌液培养 | 第23页 |
2.2 动物模型建立 | 第23页 |
2.3 H.pylori感染检测 | 第23-24页 |
2.4 分组及干预 | 第24页 |
2.5 取材 | 第24页 |
2.6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 | 第24-25页 |
2.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25-26页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26-2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7-32页 |
3.1 小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27-28页 |
3.2 小鼠胃黏膜IL-8、COX-2、NF-κB阳性细胞表达比较 | 第28-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研究二 苦豆子总碱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34-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1.1 细胞株 | 第34页 |
1.2 药物及试剂 | 第34页 |
1.3 仪器 | 第34-35页 |
1.4 药物及液体配制 | 第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35-37页 |
2.2 CCK-8法检测 | 第37页 |
2.3 倒置显微镜观察 | 第37页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 | 第37-38页 |
2.5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8-39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3.1 苦豆子总碱对GES-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苦豆子总碱对GES-1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苦豆子总碱对GES-1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1页 |
3.4 苦豆子总碱对GES-1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5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