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免责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法律适用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6-20页 |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 | 第16-18页 |
二、分歧的归纳与总结 | 第18-19页 |
三、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债权处分说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债权处分说的解释路径 | 第20-23页 |
一、有处分权的债务承担合同 | 第20-22页 |
二、无处分权的债务承担合同 | 第22-23页 |
三、小结 | 第23页 |
第二节 债权处分说的适用条件 | 第23-27页 |
一、理论前提 | 第23-26页 |
二、债权处分说的规范基础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债权处分说在中国法下的适用 | 第27-30页 |
一、实现债务承担的现行法途径 | 第27-28页 |
二、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处理 | 第28-29页 |
三、债权处分说之检讨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要约说 | 第31-39页 |
第一节 要约说的法律构造 | 第31-34页 |
一、要约说概述 | 第31页 |
二、要约说下的债务承担模式 | 第31-33页 |
三、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救济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要约说在现行法下的适用 | 第34-37页 |
一、债务承担的成立 | 第34-36页 |
二、债务承担合同失效后的救济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要约说的合理性与不足 | 第37-38页 |
一、要约说的合理性 | 第37页 |
二、要约说的不足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要约说与债权处分说的比较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现行法下的理论选择与法律适用 | 第39-51页 |
第一节 现行规定的分析与解释 | 第39-43页 |
一、《合同法》第84条的分析 | 第39页 |
二、现行规定的解释 | 第39-42页 |
三、是否构成法律漏洞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现行法下的理论选择 | 第43-46页 |
一、法律关系界定的考量要素 | 第43-44页 |
二、要约说的合理性 | 第44-45页 |
三、要约说的修正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新解释下的法律适用 | 第46-51页 |
一、两类合同的辨析 | 第46-47页 |
二、两类合同失效后的法律适用 | 第47-49页 |
三、分析与检讨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