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 1.2.2 国内现状 | 第11-13页 |
| 1.3 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3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5-21页 |
| 2.1 设计步骤 | 第15页 |
| 2.2 功能性设计 | 第15-19页 |
| 2.2.1 ADC的精度与转换函数 | 第15-16页 |
| 2.2.2 信号带宽 | 第16-17页 |
| 2.2.3 滤波设计 | 第17-19页 |
| 2.3 需求分析和总体架构 | 第19-20页 |
| 2.3.1 需求分析 | 第19页 |
| 2.3.2 总体构架 | 第19-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5页 |
| 3.1 Zynq-7000 简介 | 第21-22页 |
| 3.2 数据采集系统的XADC的模拟输入 | 第22-24页 |
| 3.2.1 单极性模拟量输入 | 第23页 |
| 3.2.2 双极性模拟量输入 | 第23-24页 |
| 3.3 Zedboard | 第24-25页 |
| 3.4 AMS101评估板 | 第25-27页 |
| 3.5 Zedboard+AMS101的构架体系和信号处理子系统 | 第27-29页 |
| 3.5.1 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内部构架 | 第27-29页 |
| 3.6 典型ADC前端模拟信号处理硬件电路 | 第29-30页 |
| 3.7 模拟电路信号处理的数字化改进 | 第30-34页 |
| 3.7.1 提高系统的线性度 | 第32-33页 |
| 3.7.2 LUT在Vivado HLS的设计流程 | 第33页 |
| 3.7.3 模拟混合子系统的IP设计 | 第33-34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 | 第35-44页 |
| 4.1 软件需求分析 | 第35页 |
| 4.2 数据采集系统在Linux下的软件结构 | 第35-39页 |
| 4.2.1 Xilinx AXI DMA引擎驱动 | 第36页 |
| 4.2.2 XADC DMA驱动 | 第36页 |
| 4.2.3 AXI DMA Slaver驱动 | 第36-37页 |
| 4.2.4 AXI XADC的配置和实现 | 第37页 |
| 4.2.5 AXI XADC DMA的输入输出控制(IOCTL)实现 | 第37-38页 |
| 4.2.6 AXI XADC DMA的读取实现 | 第38-39页 |
| 4.3 无操作系统的数据采集平台软件 | 第39页 |
| 4.4 用户应用 | 第39页 |
| 4.5 基于Labview的AMS101的GUI | 第39-43页 |
| 4.5.1 XADC配置 | 第40-41页 |
| 4.5.2 AMS上信号源DAC控制 | 第41页 |
| 4.5.3 XADC性能参数在AMS的GUI上的显示 | 第41-4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基于Zynq-7000 XADC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第44-47页 |
| 5.1 滤波和线性化的模拟和数字化实现测试 | 第44-45页 |
| 5.2 系统资源使用和测试分析 | 第45-4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 6.1 总结 | 第47页 |
| 6.2 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