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动机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关于美国对华种族主义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主义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美国涉华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主义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困难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3.3 研究的困难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美国的种族主义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16-35页 |
2.1 美国的种族主义的内涵 | 第16-21页 |
2.1.1 种族主义的概念 | 第16-18页 |
2.1.2 美国的种族主义社会图景 | 第18-21页 |
2.2 美国种族主义的发展传承 | 第21-25页 |
2.2.1 历史的遗传 | 第21-22页 |
2.2.2“天赋使命”的神话 | 第22-24页 |
2.2.3 由生物种族主义转向文化种族主义 | 第24-25页 |
2.3 美国的种族主义的本质 | 第25-28页 |
2.3.1 盎格鲁-撒克逊人种族优越感的文化沉淀 | 第25-27页 |
2.3.2 美国的意识形态工具 | 第27-28页 |
2.4 种族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28-34页 |
2.4.1 种族主义在美国对外关系上的表现 | 第29-32页 |
2.4.2 美国对外关系中种族主义的特点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美国涉华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主义 | 第35-46页 |
3.1 美国种族主义视角下的东方和中国形象 | 第35-37页 |
3.1.1 美国种族主义视角下的早期东方形象 | 第35-36页 |
3.1.2 美国种族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第36-37页 |
3.2 美国涉华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 第37-45页 |
3.2.1“黄祸论” | 第38-40页 |
3.2.2“中国威胁论” | 第40-43页 |
3.2.3“中国傲慢论”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中国应对美国涉华外交政策中种族主义的策略 | 第46-56页 |
4.1 理性看待美国涉华外交政策中的种族主义 | 第46-48页 |
4.1.1 宗教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2 实用主义价值观 | 第47-48页 |
4.2 美国对华种族主义的危害及启示 | 第48-51页 |
4.2.1 美国对华种族主义的危害 | 第48-49页 |
4.2.2 关于美国对华种族主义的启示 | 第49-51页 |
4.3 中国应对美国种族主义的策略 | 第51-55页 |
4.3.1 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51-54页 |
4.3.2 加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