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燃料电池 | 第12-14页 |
1.1.1 燃料电池的特征 | 第12-13页 |
1.1.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13-14页 |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14-17页 |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2.2 DMFC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DMFC阳极催化剂 | 第17-20页 |
1.3.1 Pt基催化剂 | 第17-20页 |
1.3.2 非Pt基催化剂 | 第20页 |
1.4 催化剂载体材料 | 第20-22页 |
1.4.1 碳黑 | 第21页 |
1.4.2 碳纳米管 | 第21-22页 |
1.4.3 石墨烯 | 第22页 |
1.5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5.1 本论文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1.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2.1 实验测试过程中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2.2.2 电极的打磨及制备方法 | 第25页 |
2.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2.4 材料合成方法 | 第26页 |
2.3 材料表征 | 第26-28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27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3.3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7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能谱仪(XPS) | 第27页 |
2.3.5 电化学工作站 | 第27-28页 |
第3章 合金双金属PtIr原子级桥式协同催化甲醇氧化反应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2 PtIr/rGO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3.3.1 所制备催化剂的形貌 | 第29-31页 |
3.3.2 所制备催化剂的成分 | 第31-33页 |
3.3.3 所制备催化剂对催化甲醇氧化反应的活性 | 第33-35页 |
3.3.4 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 | 第35-37页 |
3.3.5 PtIr/rGO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37-38页 |
3.3.6 催化机理讨论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rGO-o-MWCNTs复合载体的铂纳米甲醇氧化电催化剂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42页 |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41页 |
4.2.2 MWCNTs的表面氧化处理 | 第41页 |
4.2.3 Pt/rGO-o-MWCNTs的制备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4.3.1 o-MWCNTs结构 | 第42-44页 |
4.3.2 所制备催化剂的形貌与组成 | 第44-46页 |
4.3.3 Pt/rGO-o-MWCNTs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46-47页 |
4.3.4 Pt/rGO-20% o-MWCNTs催化剂对催化甲醇氧化的活性 | 第47-49页 |
4.3.5 Pt/rGO-20% o-MWCNTs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 | 第49页 |
4.3.6 催化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