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频原子方法的高速列车转向架监测数据特征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高速列车监测数据分析 | 第15-25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高速列车转向架故障分析 | 第15-18页 |
2.2.1 空气弹簧故障 | 第16-17页 |
2.2.2 横向减振器故障 | 第17页 |
2.2.3 抗蛇行减振器故障 | 第17-18页 |
2.3 高速列车监测数据 | 第18-21页 |
2.4 高速列车监测数据初步分析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全拆故障监测数据时频原子特征 | 第25-49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时频原子方法 | 第25-31页 |
3.2.1 MP算法 | 第25-27页 |
3.2.2 Gabor原子库 | 第27-28页 |
3.2.3 差分进化算法 | 第28-29页 |
3.2.4 CoDE-MP算法 | 第29-31页 |
3.3 时频原子能量衰减率特征 | 第31-38页 |
3.3.1 时域能量衰减率特征 | 第31-35页 |
3.3.2 频域能量衰减率特征 | 第35-38页 |
3.4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 第38-41页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3.6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部分减振器故障监测数据时频原子特征 | 第49-63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部分抗蛇行减振器故障监测数据特征分析 | 第49-56页 |
4.2.1 时频原子特征分析 | 第49-55页 |
4.2.2 多通道并行识别 | 第55-56页 |
4.3 部分横向减振器故障监测数据特征分析 | 第56-62页 |
4.3.1 时频原子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4.3.2 故障转向架识别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