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15页 |
1.1.1 高技型历史背景和发展概述 | 第7-9页 |
1.1.2 高技型技术自然属性建筑在当代中国的倾向化发展 | 第9-12页 |
1.1.3 高技型自然属性建筑生态化现象的表达 | 第12页 |
1.1.4 高技自然属性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第12-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流程 | 第16-17页 |
第2章“重技派”生态建筑技术与设计融合的理念的展现 | 第17-27页 |
2.1 技术自然属性的理念辨析 | 第17页 |
2.2 生态角度考虑耗能问题 | 第17-18页 |
2.3 技术自然属性的“高技型”建筑外表皮的可行性设计 | 第18-19页 |
2.4 技术自然属性的“高技型”生态建筑技术应用 | 第19-22页 |
2.5 主要能源的生态设计自然属性利用 | 第22-24页 |
2.6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变 | 第24-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技术自然属性下的生态设计技术应用 | 第27-32页 |
3.1 技术自然属性启迪下的建筑能源应用 | 第27页 |
3.2 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生态材料在设计中的体现 | 第27-28页 |
3.3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生态设计技术应用 | 第28-29页 |
3.4 生态技术观中建筑的动态元素应用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技术自然属性下的生态建筑发展实例与实践 | 第32-41页 |
4.1 生态建筑社区的发展 | 第32页 |
4.2 生态建筑集合住宅实例分析 | 第32-34页 |
4.3 技术自然属性生态建筑设计实践 | 第34-39页 |
4.4 生态建筑发展趋势建议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