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票据抗辩之概述 | 第14-19页 |
2.1 票据抗辩界定 | 第14-19页 |
2.1.1 票据抗辩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票据抗辩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以琼斯有限公司诉沃林与基落有限公司比较分析 | 第16-19页 |
第3章 票据抗辩的传统分类 | 第19-24页 |
3.1 对物抗辩 | 第19-21页 |
3.1.1 一切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一切票据债权人的抗辩 | 第19-20页 |
3.1.2 特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一切票据债权人行使的抗辩 | 第20-21页 |
3.2 以日本最高裁判所有关票据记载错误是否有效案例的判决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3.3 对人抗辩 | 第22-24页 |
3.3.1 一切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特定票据债权人行使的抗辩 | 第22页 |
3.3.2 特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特定票据债权人行使的抗辩 | 第22-24页 |
第4章 比较法上的票据抗辩 | 第24-27页 |
4.1 大陆法系中的票据抗辩 | 第24页 |
4.2 英美法系中的票据抗辩 | 第24-25页 |
4.3 两大法系票据抗辩的比较 | 第25-26页 |
4.4 《联合国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中的票据抗辩 | 第26-27页 |
第5章 票据抗辩的效力及切断制度 | 第27-34页 |
5.1 票据抗辩的效力 | 第27-28页 |
5.1.1 以日本最高裁判所有关票据欺诈抗辩的判决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5.2 票据抗辩的限制制度 | 第28-31页 |
5.2.1 票据抗辩限制的原理 | 第28-29页 |
5.2.2 伯蒂那有限公司诉罗尔维淋浴帘公司及其他 | 第29-31页 |
5.3 票据抗辩限制的内容 | 第31-32页 |
5.4 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情况 | 第32-34页 |
第6章 对我国票据抗辩制度的建议 | 第34-37页 |
6.1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抗辩制度的现状的规定 | 第34-37页 |
6.1.1 流通性与安全性的重新考量 | 第34-35页 |
6.1.2 票据抗辩理论研究的启示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