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有机化学工业论文

间甲酚生产废水多级树脂吸附及资源回收集成化新技术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28页
        1.1.1 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的污染现状第12-14页
        1.1.2 传统的“四高”废水处理方法第14-15页
        1.1.3 有机物的资源化处理方法第15-18页
        1.1.4 无机酸的资源化处理方法第18-22页
        1.1.5 染料中间体废水中毒害污染物的分质资源化工艺比选第22页
        1.1.6 固液吸附理论第22-28页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思路与内容第28-31页
        1.2.1 研究意义第28-29页
        1.2.2 研究思路第29-30页
        1.2.3 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超高交联树脂吸附分离间甲酚和间甲苯胺的技术研究第31-52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6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1-33页
        2.2.2 实验方法第33-36页
        2.2.3 分析方法第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50页
        2.3.1 间甲酚吸附行为研究第36-44页
        2.3.2 间甲苯胺吸附行为研究第44-50页
        2.3.3 双组份竞争吸附行为研究第50页
    2.4 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转型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回收硫酸的技术研究第52-70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7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2-54页
        3.2.2 实验方法第54-56页
        3.2.3 分析方法第56-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68页
        3.3.1 吸附流速对酸吸附的影响第57-61页
        3.3.2 不同酸浓度下酸吸附的效果第61-63页
        3.3.3 不同盐浓度下酸吸附的效果第63-64页
        3.3.4 含间甲苯胺废水中酸吸附实验第64-67页
        3.3.5 转型前后树脂的表征第67-68页
    3.4 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超高交联树脂高效低耗分离去除间甲酚和间甲苯胺的组合技术研究第70-86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实验部分第70-74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70-72页
        4.2.2 实验方法第72-74页
        4.2.3 分析方法第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4页
        4.3.1 酸浓度对预负载间甲苯胺树脂吸附分离间甲酚的影响第74-77页
        4.3.2 盐浓度对预负载间甲苯胺树脂吸附分离间甲酚的影响第77-79页
        4.3.3 有机物浓度比和温度对预负载间甲苯胺树脂吸附分离间甲酚的影响第79-81页
        4.3.4 预负载树脂同步吸附间甲酚和脱附间甲苯胺的动力学性能第81-83页
        4.3.5 预负载树脂同步吸附间甲酚和脱附间甲苯胺的动态吸附再生性能第83-84页
    4.4 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间甲酚生产废水多级树脂吸附及资源回收集成化新技术研究第86-91页
    5.1 工艺流程简述第86-87页
    5.2 技术效果第87页
    5.3 技术经济性分析第87-89页
    5.4 与常规工艺的对比第89-90页
    5.5 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6.1 研究结论第91-93页
    6.2 研究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商民主视角下公用设施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东莞电网为例
下一篇:深圳市宝安区辅警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宝安区辅警支队为分析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