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南京市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概述第15-20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一、社区与城市社区第15-16页
        二、社区管理与管理模式第16-17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社区冲突理论第17-18页
        二、协商民主理论第18页
        三、公民治理理论第18-20页
第二章 南京市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第20-34页
    第一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历程第20-22页
        一、建设起步阶段(1986年—1990年)第20页
        二、改革探索阶段(1991年—2000年)第20-21页
        三、创新优化阶段(2001年—2012年)第21页
        四、拓展提升阶段(2013年至今)第21-22页
    第二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组织架构分析第22-26页
        一、社区党组织第22-23页
        二、社区居委会第23-24页
        三、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第24-25页
        四、社区社会组织第25-26页
    第三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第26-30页
        一、改革创新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第26-27页
        二、“三社联动”形成社区管理合力第27-28页
        三、多元参与构建社区服务网络第28-29页
        四、民主评议优化社区考评体系第29-30页
    第四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4页
        一、传统的管理体制依然束缚社区的发展第30-31页
        二、社区管理活动行政化倾向明显第31页
        三、社区居民自治存在诸多挑战第31-32页
        四、社会组织发展尚不成熟第32-34页
第三章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中外借鉴第34-40页
    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第34-36页
        一、美国模式第34-35页
        二、新加坡模式第35-36页
        三、日本模式第36页
    第二节 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第36-39页
        一、上海模式第37页
        二、江汉模式第37-38页
        三、青岛模式第38-39页
    第三节 中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启示第39-40页
第四章 优化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第40-48页
    第一节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第40-42页
        一、解放思想,顺应城市社区发展趋势第40页
        二、理顺关系,明确相关主体职责分工第40-41页
        三、协同参与,构建合作共治的新格局第41-42页
    第二节 增强社区民主和群众参与第42-44页
        一、全面推行议行分设第42-43页
        二、加强议事载体建设第43页
        三、培育社区共同意识第43-44页
    第三节 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第44-45页
        一、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44页
        二、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第44-45页
        三、健全社会组织评价体系第45页
    第四节 完善各类保障机制第45-48页
        一、法制保障第46页
        二、人才保障第46页
        三、技术保障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尘螨过敏原Derf31诱发过敏性哮喘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会话含义理论对小说对话翻译的启示--以《希望的种子》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