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社区与城市社区 | 第15-16页 |
二、社区管理与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社区冲突理论 | 第17-18页 |
二、协商民主理论 | 第18页 |
三、公民治理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南京市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第20-34页 |
第一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历程 | 第20-22页 |
一、建设起步阶段(1986年—1990年) | 第20页 |
二、改革探索阶段(1991年—2000年) | 第20-21页 |
三、创新优化阶段(2001年—2012年) | 第21页 |
四、拓展提升阶段(2013年至今)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组织架构分析 | 第22-26页 |
一、社区党组织 | 第22-23页 |
二、社区居委会 | 第23-24页 |
三、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 | 第24-25页 |
四、社区社会组织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 | 第26-30页 |
一、改革创新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 第26-27页 |
二、“三社联动”形成社区管理合力 | 第27-28页 |
三、多元参与构建社区服务网络 | 第28-29页 |
四、民主评议优化社区考评体系 | 第29-30页 |
第四节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传统的管理体制依然束缚社区的发展 | 第30-31页 |
二、社区管理活动行政化倾向明显 | 第31页 |
三、社区居民自治存在诸多挑战 | 第31-32页 |
四、社会组织发展尚不成熟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中外借鉴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 | 第34-36页 |
一、美国模式 | 第34-35页 |
二、新加坡模式 | 第35-36页 |
三、日本模式 | 第36页 |
第二节 国内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 | 第36-39页 |
一、上海模式 | 第37页 |
二、江汉模式 | 第37-38页 |
三、青岛模式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中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启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优化鼓楼区社区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 第40-42页 |
一、解放思想,顺应城市社区发展趋势 | 第40页 |
二、理顺关系,明确相关主体职责分工 | 第40-41页 |
三、协同参与,构建合作共治的新格局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增强社区民主和群众参与 | 第42-44页 |
一、全面推行议行分设 | 第42-43页 |
二、加强议事载体建设 | 第43页 |
三、培育社区共同意识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 第44-45页 |
一、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第44页 |
二、加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 | 第44-45页 |
三、健全社会组织评价体系 | 第45页 |
第四节 完善各类保障机制 | 第45-48页 |
一、法制保障 | 第46页 |
二、人才保障 | 第46页 |
三、技术保障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