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谱包络和超音段韵律的语音转换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语音转换概述第8页
   ·语音转换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语音转换技术基础第14-27页
   ·语音发音系统模型第14-16页
     ·语音的产生机理第14-15页
     ·语音产生的数学模型第15-16页
   ·语音转换理论基础第16-24页
     ·语音预处理第16-18页
     ·语音分析/合成模型第18-21页
     ·语音个性参数第21-23页
     ·语音信号的时间对齐第23-24页
   ·语音转换系统框架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谱包络转换方法及其改进第27-37页
   ·矢量码本映射第27-28页
   ·高斯混合模型第28-30页
   ·改进的高斯混合模型算法第30-33页
   ·利用弯折函数进行LSF参数转换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基音周期检测及转换方法第37-54页
   ·常见的基音周期检测方法第37-43页
     ·自相关函数法(ACF)第37-39页
     ·平均幅度差函数法(AMDF)第39-40页
     ·倒谱法(CEP)第40-42页
     ·基音轨迹F_0 ~t 的平滑第42-43页
   ·基于RWAF的基音周期检测系统第43-46页
   ·传统的基音周期建模和转换第46-47页
   ·基于基元段的独立建模F_0 ~t 转换第47-53页
     ·基于基元段的F_0 ~t 特征参数第48-51页
     ·独立建模的F_0 ~t 转换方法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4-66页
   ·实验框架和任务第54-60页
   ·客观测试结果第60-61页
   ·主观测试结果第61-66页
     ·ABX测试第62-63页
     ·MOS测试第63-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工作总结第66页
   ·研究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语音转换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手持设备移动流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