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剧《圣保罗》的宗教内涵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言 | 第7-16页 |
| 一、研究目的与现状 | 第7-10页 |
| 二、门德尔松的信仰背景 | 第10-13页 |
| 三、《圣保罗》题材的选择及自传性 | 第13-16页 |
| 第一章《圣保罗》与上帝观 | 第16-29页 |
| 第一节 上帝观 | 第16-20页 |
| 一、犹太教崇高、威严、令人畏惧的上帝 | 第16-17页 |
| 二、基督教爱人、觅人、为人牺牲的上帝 | 第17-18页 |
| 三、门德尔松的上帝观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脚本中的上帝观 | 第20-23页 |
| 一、对上帝的直接描述 | 第20-21页 |
| 二、扫罗悔改时的上帝形象 | 第21-23页 |
| 第三节 音乐对永恒上帝观念的表现 | 第23-29页 |
| 一、“上帝主题” | 第23-27页 |
| 二、上帝的声音 | 第27-29页 |
| 第二章《圣保罗》与救赎观 | 第29-44页 |
| 第一节 救赎观 | 第29-32页 |
| 一、基督教中的因信称义 | 第30页 |
| 二、犹太教中的善行 | 第30-31页 |
| 三、门德尔松的救赎观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脚本中的救赎观 | 第32-36页 |
| 一、“行” | 第33-34页 |
| 二、“信” | 第34-35页 |
| 三、耶稣的地位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音乐对救赎观的表现 | 第36-44页 |
| 一、宣叙调“扫罗在旅途中” | 第36-37页 |
| 二、合唱曲“升起一道强光” | 第37-39页 |
| 三、合唱曲“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唤” | 第39-40页 |
| 四、宣叙调“与同伴在旅途中的扫罗” | 第40页 |
| 五、咏叹调“上帝的慈悲” | 第40-44页 |
| 第三章《圣保罗》对犹太教的理性批判 | 第44-60页 |
| 第一节 理性的宗教信仰 | 第44-46页 |
| 一、“宗教理性” | 第44-45页 |
| 二、摩西的宗教理性观念 | 第45-46页 |
| 三、门德尔松对于两教的理性认识 | 第46页 |
| 第二节 脚本中的理性批判 | 第46-51页 |
| 一、基督教环境 | 第47-49页 |
| 二、犹太人形象 | 第49-51页 |
| 第三节 音乐的理性批判 | 第51-60页 |
| 一、对基督教仁爱的宣扬 | 第52-55页 |
| 二、犹太人顽固保守的音乐形象 | 第55-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