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商标“使用”分析 | 第8-14页 |
(一) 商标的本质与商标“使用” | 第8-10页 |
(二) 由“微信商标案”引发的思考 | 第10-12页 |
1. “微信商标案”概述 | 第10-11页 |
2. “微信商标案”引发出的问题 | 第11-12页 |
(三) 商标“使用”与洛克劳动财产理论 | 第12-14页 |
二、商标“使用”认定标准的典型立法例 | 第14-20页 |
(一) 美国商标“使用”认定的标准 | 第14-16页 |
(二) 日本商标“使用”认定的标准 | 第16-18页 |
(三) 我国台湾商标“使用”认定的标准 | 第18-20页 |
三、我国对商标“使用”的认定现状 | 第20-28页 |
(一) 现行法律对商标“使用”的认定 | 第20-22页 |
(二) 司法实践对商标“使用“的认定 | 第22-28页 |
1. 商标注册后忽略了商标的“使用” | 第22-24页 |
2. 网络环境下商标“使用”的认定 | 第24-26页 |
3. 《商标法》中连续三年不“使用”撤销的认定 | 第26-28页 |
四、关于我国商标“使用”认定的完善 | 第28-35页 |
(一) 注册取得商标权模式应当重视商标的商业性“使用” | 第28-29页 |
(二) 增加网络商标“使用”的规定 | 第29-32页 |
(三) 我国商标不使用撤销制度中“使用”认定的完善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