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视角下的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意义第9页
        1. 理论意义第9页
        2. 现实意义第9页
    (二) 研究文献综述第9-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第15-17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2. 对比分析法第15-16页
        3. 唯物史观分析法第16页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第16-17页
一、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及其生产关系的形成第17-25页
    (一)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二)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的生产关系分析视角第18-20页
    (三) 生产关系视角下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关系的形成第20-25页
        1. 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民间借贷资金的积累第21-22页
        2. 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对民间借贷资金的需求第22-23页
        3.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关系的形成过程第23-25页
二、生产关系视角下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第25-41页
    (一) 生产关系视角下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关系的基本特征第25-36页
        1.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与一般生息资本的共同性特征第25-30页
        2.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关系的主要特点第30-36页
    (二) 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关系的发展趋势第36-41页
        1.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第36-38页
        2. 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第38-39页
        3. 强化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监管第39-41页
三、生产关系视角下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关系发展的路径选择第41-48页
    (一) 加快我国民间借贷法制化建设进程第41-43页
        1. 完善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制度第41-42页
        2. 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第42-43页
    (二)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市场规范第43-44页
        1. 建立民间借贷利率制定机制第43-44页
        2. 健全民间借贷信用体系第44页
    (三) 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第44-46页
    (四) 加快民间借贷与银行接轨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诽谤的刑法规制问题
下一篇:商标“使用”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