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9页 |
第—章 大数据的数据安全隐患及我国刑法保障的现状 | 第9-18页 |
第—节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隐患 | 第9-1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数据安全的保障现状及缺憾 | 第11-18页 |
一、对信息系统的刑事法律保障现状及缺憾 | 第11-14页 |
二、对个人信息的刑事法律保障现状及缺憾 | 第14-15页 |
三、对商业秘密的刑事法律保障现状及缺憾 | 第15-16页 |
四、对国家秘密和情报的刑事法律保障现状及缺憾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出现缺憾的原因探讨--大数据的本质及数据特征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数字镜像及价值发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法律视角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 | 第19-23页 |
一、数据的流动性 | 第19-20页 |
二、数据的独立性 | 第20-21页 |
三、数据的价值不易衡量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刑法保障的基本原则及建议 | 第23-30页 |
第一节 数据安全刑法保障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一、效益原则 | 第23页 |
二、适度超前原则 | 第23-24页 |
三、积极预防、重点保障原则 | 第24页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加强数据安全刑法保障的建议 | 第24-30页 |
一、修订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为非法获取数据罪 | 第25页 |
二、增设以数据为独立犯罪对象的罪名 | 第25-26页 |
三、大数据的数据流保护模式探讨 | 第26-28页 |
四、建立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的统一法律体系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构建行政法与刑法相结合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建立个人数据中心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实行强制报案制度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大数据的数据流需要行政法规范管理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