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维生素C生产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1.1 化学合成法—Reichstein制造法 | 第8页 |
1.1.2 二步发酵法 | 第8-10页 |
1.1.3 一步发酵法 | 第10-11页 |
1.2 蛋白质局域化在代谢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1 融合蛋白 | 第11-12页 |
1.2.2 合成蛋白支架结构 | 第12-13页 |
1.3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2.1.1 菌种和质粒 | 第15-16页 |
2.1.2 试剂与试剂盒 | 第16页 |
2.1.3 培养基及缓冲液 | 第16-17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2.1 DNA操作方法 | 第17页 |
2.2.2 本文中涉及到各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17-19页 |
2.2.3 G. oxydans WSH-00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9-20页 |
2.2.4 BiFC验证SH3结构域和SH3配合基相互作用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5 大肠杆菌中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2.2.6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2页 |
2.2.7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电转化方法 | 第22页 |
2.3 G. oxydans WSH-003 发酵方法 | 第22-23页 |
2.3.1 摇瓶发酵 | 第22页 |
2.3.2 3L发酵罐发酵 | 第22-23页 |
2.4 蛋白质纯化及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4.1 诱导表达及粗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2.4.2 SDH及SNDH的分离纯化 | 第23页 |
2.4.3 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4.4 酶活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4.5 SDH及SNDH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24页 |
2.4.6 SDH及SNDH最适反应pH的确定 | 第24页 |
2.4.7 酶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24页 |
2.5 其他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2.5.1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5.2 液相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39页 |
3.1 山梨糖脱氢酶及山梨酮脱氢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 第25-29页 |
3.1.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页 |
3.1.2 SDH及SNDH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25-26页 |
3.1.3 SDH及SNDH的酶学性质分析 | 第26页 |
3.1.4 SDH及SNDH的酶活测定及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26-27页 |
3.1.5 SH3和SH3配合基结构对SNDH和SDH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6 小结 | 第28-29页 |
3.2 在G. oxydans WSH-003 中构建 2-KLG合成途径 | 第29-33页 |
3.2.1 SH3结构域及SH3配合基在G. oxydans WSH-003 中结合验证 | 第29-30页 |
3.2.2 G. oxydans WSH-003 中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0-31页 |
3.2.3 重组菌G. oxydans WSH-003 的发酵验证 | 第31-32页 |
3.2.4 小结 | 第32-33页 |
3.3 G. oxydans WSH-003 工程菌产 2-KLG的发酵优化 | 第33-39页 |
3.3.1 摇瓶水平培养基优化 | 第33-34页 |
3.3.2 3 L发酵罐不控制pH发酵 | 第34-35页 |
3.3.3 发酵罐中恒定pH发酵 | 第35-38页 |
3.3.4 小结 | 第38-39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主要结论 | 第39页 |
展望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