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秸秆还田现状 | 第8-10页 |
1.1.1 我国农田秸秆利用现状 | 第8页 |
1.1.2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8-9页 |
1.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9页 |
1.1.4 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9-10页 |
1.2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概况 | 第10-11页 |
1.2.1 氮肥施用现状 | 第10页 |
1.2.2 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及转化 | 第10-11页 |
1.3 秸秆与氮肥配施 | 第11-13页 |
1.3.1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12页 |
1.3.2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第12页 |
1.3.3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 稻田氮肥利用率及氮肥运筹 | 第13-15页 |
1.4.1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现状 | 第13页 |
1.4.2 关于稻田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 | 第13-14页 |
1.4.3 关于水稻生产中氮肥合理运筹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 试验点概况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19-30页 |
3.1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双季稻生长的影响 | 第19-25页 |
3.1.1 双季稻产量和产量构成 | 第19-23页 |
3.1.2 双季稻秸秆生物量 | 第23-25页 |
3.2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双季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25-30页 |
第四章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双季稻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30-63页 |
4.1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晚稻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30-41页 |
4.1.1 土壤有机质 | 第30-33页 |
4.1.2 土壤有效磷 | 第33-35页 |
4.1.3 土壤速效钾 | 第35-38页 |
4.1.4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 | 第38-41页 |
4.2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晚稻土壤氮的影响 | 第41-53页 |
4.2.1 土壤全氮 | 第41-44页 |
4.2.2 土壤交换性铵和硝态氮 | 第44-49页 |
4.2.3 土壤固定态铵 | 第49-53页 |
4.3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晚稻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63页 |
4.3.1 土壤脲酶 | 第53-56页 |
4.3.2 土壤微生物量碳 | 第56-59页 |
4.3.3 土壤微生物量氮 | 第59-63页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第63-70页 |
5.1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 氮肥运筹对稻草全量还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65-70页 |
5.3.1 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速效钾 | 第65页 |
5.3.2 土壤全氮及矿质氮 | 第65页 |
5.3.3 土壤固定态铵 | 第65-67页 |
5.3.4 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 | 第67-70页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