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 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1.3.1 问卷设计质量控制 | 第14页 |
1.3.2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1.3.3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 第15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2.1 基础概念 | 第16页 |
2.1.1 育龄妇女 | 第16页 |
2.1.2 社区卫生服务 | 第16页 |
2.1.3 社区妇女保健 | 第16页 |
2.2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 第16-18页 |
2.2.1 需要与需求 | 第16-17页 |
2.2.2 购买动机 | 第17页 |
2.2.3 购买决策 | 第17-18页 |
2.3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8-19页 |
2.3.1 高质量竞争战略 | 第18页 |
2.3.2 低成本竞争战略 | 第18页 |
2.3.3 差异优势竞争战略 | 第18页 |
2.3.4 专一化竞争战略 | 第18-19页 |
2.4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2.4.1 公共产品概论 | 第19页 |
2.4.2 公共产品两大基本特征 | 第19页 |
2.5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9-21页 |
2.5.1 边沁功利主义 | 第19-20页 |
2.5.2 罗尔斯主义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相关文献研究 | 第21-27页 |
3.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述 | 第21-22页 |
3.1.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背景 | 第21页 |
3.1.2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1.3 社区妇女卫生服务发展 | 第22页 |
3.2 妇女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 第22-24页 |
3.2.1 国外社区妇女卫生服务功能 | 第22-23页 |
3.2.2 国内社区妇女卫生服务功能 | 第23-24页 |
3.3 以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 第24-25页 |
3.3.1 近3年以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 第24-25页 |
3.3.2 以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 第25页 |
3.4 文献简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43页 |
4.1 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分析 | 第27-33页 |
4.1.1 调查人群基本资料 | 第27-29页 |
4.1.2 生育情况及意愿 | 第29-30页 |
4.1.3 调查人群患妇女病情况 | 第30页 |
4.1.4 社区妇女保健知晓情况 | 第30-31页 |
4.1.5 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情况 | 第31-33页 |
4.2 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 | 第33-38页 |
4.2.1 就医途径选择 | 第33-34页 |
4.2.2 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情况 | 第34-35页 |
4.2.3 社区妇女保健利用情况 | 第35-38页 |
4.3 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分析 | 第38-40页 |
4.3.1 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满意度 | 第38-39页 |
4.3.2 社区妇女保健服务满意度 | 第39-40页 |
4.3.3 社区卫生服务需改进的方面 | 第40页 |
4.4 讨论 | 第40-43页 |
4.4.1 育龄妇女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有其人群特色性 | 第40-41页 |
4.4.2 育龄妇女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不对等 | 第41页 |
4.4.3 育龄妇女对社区妇女保健服务知晓度与利用率有待提高 | 第41页 |
4.4.4 育龄妇女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策分析 | 第43-53页 |
5.1 基于“六力分析模型”的社区卫生服务分析 | 第43-47页 |
5.1.1 社区卫生服务现存竞争者 | 第43-44页 |
5.1.2 社区卫生服务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44页 |
5.1.3 社区卫生服务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44-45页 |
5.1.4 社区卫生服务潜在竞争者 | 第45页 |
5.1.5 社区卫生服务的替代方式 | 第45-46页 |
5.1.6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协力业者 | 第46页 |
5.1.7 分析讨论 | 第46-47页 |
5.2 从政府层面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议对策 | 第47-50页 |
5.2.1 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创新医联体模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 第47页 |
5.2.2 发展多元办管模式,以社会力量办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 | 第47-48页 |
5.2.3 大力推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以优质人才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 第48页 |
5.2.4 改革基本药物制度,促进社区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的药事资源共享 | 第48-49页 |
5.2.5 加强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控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 | 第49-50页 |
5.3 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层面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议对策 | 第50-53页 |
5.3.1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吸引力 | 第50页 |
5.3.2 大力推动家庭医生团队发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 第50-51页 |
5.3.3 加强第三方机构合作,发展适应育龄妇女需求的多元特色服务 | 第51页 |
5.3.4 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大力推动中医社区妇女保健服务 | 第51-52页 |
5.3.5 发展“互联网社区医疗”,实现智能服务与科学管理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4页 |